頻 道: 首 頁|新 聞|國 際|財 經|體 育|娛 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 學 生| 科 教| 時 尚|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圖 片|圖 片 庫|圖 片 網|華文教育|視 頻|供 稿|產經資訊|廣 告|演 出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科教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嫦娥"工程一期進展順利 首顆繞月衛(wèi)星明年升空

2006年07月25日 11:04

    中國科學院院士、繞月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北京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根據開展“嫦娥”工程進行月球探測的需要,中國科學家通過努力,已成功研制出模擬月壤,從而成為世界上極少數能夠研制模擬月壤的國家之一。中國的模擬月壤是以美國當年贈華一克阿波羅月壤為樣品進行研制的,圖為歐陽自遠向人們介紹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內展出的模擬月壤樣品。 中新社發(fā) 孫自法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北京七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二十五日透露,中國“嫦娥”工程一期——繞月探測工程進展順利,首顆繞月探測衛(wèi)星“嫦娥一號”預計二○○七年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升空,執(zhí)行繞月飛行任務。

  第八屆國際月球探測與利用大會當天在北京開幕,孫來燕在大會上作主旨發(fā)言時披露了上述信息。他說,中國繞月探測工程二○○四年立項后,經過兩年半的努力,工程的衛(wèi)星、運載火箭、測控、地面應用和發(fā)射場等五大系統(tǒng)均取得重大進展。

  “嫦娥一號”衛(wèi)星以“東方紅三號”通信衛(wèi)星平臺為基礎,由衛(wèi)星平臺和七類科學探測儀器組成,采用三軸穩(wěn)定姿態(tài)控制,星箭分離后,衛(wèi)星依靠自身動力多次變軌,經調相軌道、地月轉移軌道后,最后進入高度兩百公里的極月圓軌道。目前,“嫦娥一號”衛(wèi)星各級產品已完成正樣產品的生產和驗收,進入系統(tǒng)級總裝、集成和測試階段。

  運載火箭采用成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已開始各級產品驗收,火箭電氣結構近期將開展綜合試驗以驗證電氣系統(tǒng)接口的匹配性。

  測控系統(tǒng)充分利用中國現有S頻段航天測控網,并輔之以甚長基線干涉儀天文測量系統(tǒng),通過優(yōu)化設計,改造和組網來完成整個測控系統(tǒng)。今年六月進行的全系統(tǒng)綜合試驗驗證了測控網對衛(wèi)星跟蹤、測定軌和開展深空測控的能力。

  地面應用系統(tǒng)現已完成四種模擬月壤的配制,通過模擬月壤進行研究,獲得月壤在觀測波段的介電性質,得到特定條件下月球表面的亮溫與月壤的厚度關系,反演推算月球表面月壤厚度和月球表面物質的電學特性。目前,模擬月壤已成功應用于“嫦娥一號”有效載荷的科學定標試驗和月面模擬試驗場建設。

  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分“繞”、“落”、“回”三個發(fā)展階段,分別為繞月探測、月面軟著陸與月面巡視勘察、采樣返回。二期工程將突破月球軟著陸和月面自動巡視勘察技術,試驗月夜生存技術,開展多科學探測活動,驗證月面采樣技術。三期工程將實現探測器在月面采集樣品并返回地面進行研究,深化對地月系統(tǒng)起源與演化的認識。(完)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