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wǎng)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在宣布“認真考慮廢除國統(tǒng)會及國統(tǒng)綱領”之后,陳水扁要如何打造自己的歷史地位?其思維和行動,已逐漸浮出輪廓。
從第一任就職要做“全民總統(tǒng)”、走“中間路線”,到第二任要松動“四不一沒有”承諾、搞“正名制憲”,在兩極端之間的擺蕩,顯示的是一個政治投機者不得已的選擇。陳水扁夠聰明到能察知超越藍綠,乃能成其偉大;但是,他的個性和風格,帶來了執(zhí)政期間無數(shù)風波,終至朝野非但未能休兵,反而割裂對立日甚,使他一事無成,不能不退而在任滿前找尋出路,給自己謀一個定位。
“三合一”選舉大敗之后,綠消藍長,陳水扁與藍軍和解無門,不僅因其誠信不孚,也因為馬英九如日中天,因此朝小野大定局,再無分裂、縱橫和翻轉機會。陳水扁退而鞏固深綠基盤,便是進取無望、退保老本的盤算。好歹臺灣有近四成綠色選民,包括深綠的一至二成鐵票,便是阿扁下臺后的政治本錢。如果不抓緊這批“綠民”,陳水扁將“藍綠兩空”,左右失據(jù)。當其卸任后,藍軍固然不會放過,綠營也將展開清算,其“批扁”的狠厲,絕對不下于鞭尸,足使阿扁下臺后無立足之地。因此,“三合一”之后,扁閉門長考后的“結果”,倒難得顯示了一個眉目清楚、不會搖擺的“新政”,可望維持到下臺。
也因為扁心意已定,設立了政治生命的“停損點”,不再進取開拓,當然便不惜與藍軍對抗;并轉而全力穩(wěn)定深綠,扎穩(wěn)未來大選“敗而不潰”的基礎,準備與馬英九鏖戰(zhàn)。若民進黨未來在野,扁自矢須是下指導棋的不二人選,要穩(wěn)控綠營主導權。因此,現(xiàn)在和以后,只有用更傾獨的言行來襲取“獨派掌門人”的光環(huán),“廢統(tǒng)”、“去中國化”、“正名制憲”,自然波波相連?梢灶A期,在2008年之前,扁利用“總統(tǒng)”的職權、執(zhí)政的地位,會繼續(xù)大力倡獨,刺激美國與大陸,激昂“臺獨”,藉此撈取資源,形塑扁才是深綠的先行者、領導人。
然則,明知“‘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為什么還背離現(xiàn)實利害、偏偏要去推動?其實,扁并未期望促“獨”成功,而是藉獨謀權和騙取定位。他的“廢統(tǒng)”之論一出,尚且招來美國大力打壓,則推動“正名制憲”,又豈有成功幸理?但是,即使“正名制憲”失敗,終可使扁向獨派交出“已盡力”的成績單。在推動期間,可以預見扁必以聲嘶力竭、激昂情狀,來打動獨派人心,藉權造勢、因勢謀位,獨派不能不推他掌旗、不能不尊他為領袖。而扁最后以“雖敗猶榮”的姿態(tài),在獨派中以立下“推動正名制憲”的歷史功績,來跨越李登輝“建立臺灣人政權”的成就,并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繼續(xù)由扁來做綠色版圖的當家者。
于是,扁在二年內,一定要壓倒李登輝,未來才有他出頭領導綠營的空間,因此已可以預期其論述的傾向性;另一方面,扁當然也不容蘇貞昌挑戰(zhàn)權威、沖過了線,搶去了他的鋒頭,因此,各種框框架架加在“內閣”身上,如“有效管理”兩岸經(jīng)濟、“廢統(tǒng)”、“正名制憲”等等,讓蘇貞昌扛上五指大山,動彈不得;扁則主導議題,掌握方向,何曾跛鴨?
至于怎么應付美國?“扁式語言”忽焉在前、忽焉在后,只要布什總統(tǒng)“聯(lián)臺抗中”戰(zhàn)略需要存在,華府絕不至翻臉;小的不愉快,終可應付過去。相對而言,對付藍軍則容易太多,只消“2300萬臺灣人民選擇的權利”之說祭出,則誰敢爭鋒?
然而,扁的戰(zhàn)略畢竟是退保不散,而非進取有為,是偏安一隅,而非在中國、亞洲的格局里施展手腳。其獨立的論述,既乏國際支持,又有強鄰在側,注定無望及出局。好比在大潮中緊抱浮木,僅能勉強保持政治存活,能說不悲情?(摘自美國世界周刊;作者: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