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一部電視劇《施瑯大將軍》,讓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聯(lián)盟再次出現(xiàn)分歧
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這個悠久而堅固的聯(lián)盟,也許會產(chǎn)生一個新的格局,而導火索是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xù)劇《施瑯大將軍》。
陳明聲言,策劃《施瑯大將軍》的原因,乃是“想振作決策層對解決臺灣問題的意志力和決心”。第四代儒生在此展示了堅定的國家主義立場。
亞細亞國家主義的歷史邏輯,就是要辨認中國歷史上的所有正統(tǒng)國家,也就是從夏商周、秦漢魏晉到元明清的王朝譜系。所有被納入這一譜系的先朝,都是正統(tǒng)的政權,應當受到追穰。依據(jù)這個邏輯,傳統(tǒng)國家(前朝)對國土和人民的維系(擴張或失落)狀況,就成為政治評判的基本尺度。國家主義為此制訂了自己的第一定律:凡是有利于捍衛(wèi)和擴展疆域的就是“國家英雄”,反之就是“國家罪人”。
但國家主義也會面臨種族問題的嚴重困擾,即如何區(qū)分入侵異族和本土國家政權。國家主義為此增設了第二定律來彌補第一定律的邏輯缺陷:凡是在異族尚未占領和統(tǒng)治中原之前,一切針對“他者”的抗擊活動,皆應視為愛國行為;而外族一旦完成民族征服和國家接管,“他者”就轉換成了“自者”,即合法的統(tǒng)治者,從此后所發(fā)生的任何抗爭活動,都應被視為叛逆和分裂。
這個從“他者”向“自者”轉換的過程,國家主義者通常譽之為“民族融合”,因為它符合國家主義的空間信念:盡其可能地征服更為廣闊的土地和獲取大數(shù)量的人民。所有成功的征服者如嬴政、劉徹和康熙,都曾受到國家主義者的熱烈謳歌;而那些丟失土地的皇帝,則成為無情嘲弄和抨擊的丑角。國家主義最嚴厲的判詞是“賣國賊”,而它的最高譽詞,就是“愛國主義者”。
但國家主義的第二定律跟第一定律是自相矛盾的。第一定律依據(jù)的是國土信念和政治地理學邏輯,而第二定律卻把政治權力接管(確立新國號和權力合法化)作為道德轉換的分界線,據(jù)此分辨愛國和叛國——這不過是新儒生玩弄的實用主義權力游戲而已,它完全背離了有關的國家正義原則(侵略和被侵略、占領和被占領、屠殺和被屠殺等等)的公理性常識。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族主義的歷史邏輯。民族主義只有一條定律,那就是確認漢人作為統(tǒng)治者的惟一正統(tǒng)地位,而指認所有異族為入侵者和非法征服者。
在民族主義的視域里,民族的“他者”不能轉換為“自者”!八摺庇肋h是“他者”,即便它登基和掌控最高權力,它仍然是可恥的入侵者,必須給予堅決反抗和推翻。民族主義者是漢種族的強硬衛(wèi)士,堅定地捍衛(wèi)著漢族在東亞地區(qū)的支配地位,并且把這種種族純粹性當作自己的核心信念。民族主義最嚴厲的判詞是“漢奸”,而它的最高譽詞就是“民族英雄”。
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國土想象邊界是截然不同的。盡管國家主義的第一定律完全符合民族主義定律,但它的第二定律卻與之發(fā)生了激烈沖突。屈原、岳飛和史可法等人,其抗爭行為發(fā)生在政治分界線之前,所以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之間沒有任何分歧,但鄭成功的抗爭行為卻發(fā)生于分界線之后,也就是發(fā)生在滿族人建立清帝國之后,所以,對于鄭成功的判定,新儒生的國家主義和漢民族主義必定出現(xiàn)嚴重分歧。
上述分歧曾經(jīng)長期處于模糊狀態(tài)。但目前熱播的電視劇《施瑯大將軍》卻將這種爭論推向前臺。第四代儒生所代表的國家主義,痛斥民族主義者是“種族主義”和“大漢族主義”,而閩籍教授和民族主義網(wǎng)民則聯(lián)合起來,憤怒聲討國家主義者是“漢奸”。
在臺灣島,早期大陸移民大多是鄭成功及其部屬的后裔,他們對鄭氏和漢族祖先的緬懷,無疑是支撐其身份認同的精神支柱。對鄭氏叛將施瑯的道德平反,不可避免地要涉及鄭成功的“民族英雄”身份,而且會對海外民族主義者的核心價值有所沖擊。第四代儒生發(fā)動的政治探險,正在面臨嚴峻的歷史考驗。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朱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