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土豆”問題成為國內汽車產業(yè)爭論的焦點,蓋因有人針對車企重組提出,土豆1+1之后,僅僅只是兩個土豆而已還是會變成一個更大的土豆?說這話的背景是國家表態(tài)明確支持大型企業(yè)集團進行兼并重組,產銷規(guī)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yè)集團數量要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以內。簡言之,汽車產業(yè)跑馬圈地的大門已開,至于馬兒怎么跑卻還不甚明了。
看看江淮、東南、長豐、昌河和哈飛這樣的車企,其一年的銷量多則20余萬輛,少則才幾萬輛,更有甚者,據說各地還存在著眾多零銷量的車企。在注重規(guī)模效應的汽車產業(yè),銷量如此單薄的車企無疑造成資源的閑置或者浪費,可見汽車產業(yè)的兼并重組確有必要。
但是企業(yè)重組從來需要的就是化學反應,而不是簡單物理反應。上汽集團對此應該是心知肚明,失手雙龍之后他們明白重組這潭水有多深。在國內,收購方雖然不會面對近乎偏執(zhí)的工會,但與被收購方所在的地方政府如何理順關系也絕不輕松。
盡管工信部表示,兼并重組是企業(yè)的自主行為,政府只是做引導,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市場不會是此次重組的主導力量,因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車企目前最好的做法就是現金為王,而不是伺機擴張。只有政府的背后推動,才可以迅速理順各種關系,包括資金籌集,以達到最快速度的整合。但政府主導一個必須避免的問題就是生硬的“拉郎配”,否則,雖然最后銷量和規(guī)模上去了,但在內部無法形成合力,導致被收購企業(yè)還是在原籍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而說到重組,人們的眼光往往盯著“上汽”這樣的頭牌,或者“北汽”這樣的骨干,卻往往忽略了奇瑞、吉利以及比亞迪等中國汽車的自主品牌。他們的表現優(yōu)異,卻缺乏持續(xù)發(fā)展的資金。如果國家能夠給它們以政策性扶持進行重組收購,使其也得以晉身骨干企業(yè),也許才是此次兼并重組中的最大收獲。(韓哲)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