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中國建設銀行以6.45元/股的招股價回歸A股,一個月后,其股價已經突破每股10元,漲幅超過50%;煤炭行業(yè)龍頭中國神華緊隨其后的回歸則更讓人瞠目結舌。36.99元/股的發(fā)行價在上市首日就上漲了近90%,上市4個交易日后,股價已漲至每股94元,累計上漲了140%。當“亞洲最賺錢公司”中國石油回歸A股的腳步日益臨近時,各大機構紛紛抽離天量資金參與申購,其賺錢效應可見一斑。新股申購,儼然已成為一種幾乎沒有風險只有收益的交易。
不過,新股申購是巨額資金才能玩得起的游戲,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打新股理財產品才是參與新股致富的最好途徑。面對目前市場上層出不窮的打新股產品,投資者該如何挑選呢?
銀行系產品注意收費
申銀萬國的一份報告顯示:上半年網上新股認購年化收益介于8.4%至10.7%之間。在當前股指高位振蕩加劇的情況下,“打新股”相對直接炒股風險要小得多,這類產品已經成為投資者穩(wěn)健投資的重要渠道之一。
《市場報》記者了解到:各大銀行最近發(fā)行的“打新股”產品年化收益多在10%至20%之間。這類銀行系產品分為兩種:一種是封閉型的理財產品,有半年到一年的封閉期。多參與“網下打新股”,預期收益在打新股產品中是較高的,但客戶不能提前提取本金;另一種則是以“網上打新股”為主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其鎖定時間很短。比如,中信銀行推出的“新股支支打”理財產品,在申購新股時,銀行鎖定客戶的儲蓄用于打新股,打完后返回賬戶。這種產品流動性較好,但收益率也相對低一點。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打新股”的理財產品也有諸多不便之處:受監(jiān)管規(guī)定的限制,最低購買金額為5萬元人民幣;募集不定期,不能隨時買到;不能辦理日常的贖回,有的不允許提前終止,流動性差;部分產品只參與新股網上申購,不參與網下配售,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收益渠道。
此外,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銀行系主打新股理財產品的收益還受到投資管理機構的影響。最重要的就是在何時賣出中簽新股的問題上,銀行并不在行。賣早賣晚,都會使收益大打折扣,這就需要靠投資顧問的建議。
另一方面,銀行系產品的“收費細則”情況恐怕是投資者最需要關注的問題。目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打新股理財產品是在收益之中提成,這就直接使收益打了不小的折扣。
比如工商銀行對其發(fā)售的一款打新股理財產品將收取0.7%的固定費率,若當年該產品的收益率高于3.6%,工行對高于3.6%、低于8.8%的收益部分收取20%的業(yè)績報酬;在高于8.8%的收益部分,工行收取40%的業(yè)績報酬。而華夏銀行對其發(fā)售的一款打新股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超出4%的部分提取50%的業(yè)績報酬。中信銀行的“新股支支打”在投資完成后提取收益的20%,在認購時則不發(fā)生手續(xù)費。有業(yè)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假如投資者投入5萬元,年收益為10%,華夏銀行將從中收取1500元的相關費用,而投資者的實得收益也從理論上的5000元縮水為3500元。
非銀行系產品收益高
記者了解到:不少基金和債券也紛紛加入到打新股理財行列。
其中,券商集合理財計劃是最早參與打新股的產品。例如:東海證券旗下首只集合理財計劃“東風一號”就是主打新股和定向增發(fā),而“廣發(fā)理財2號”等產品也含打新股概念,這些集合理財計劃最大的優(yōu)勢是可以同時參與網上網下打新股。
而基金公司也有同類產品,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日益增高的收益全靠打新股。例如,“中信穩(wěn)定雙利基金”,最大的特點就是打新股。如今眾多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均加入了這一細分市場。
盡管銀行“打新股” 產品為更多普通投資者所了解,但實際上“打新股”基金的收益卻更高。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以10月16日為基準,在過去一年中,多只“打新股”基金的累計凈值增長率在20%以上。其中,嘉實債券基金為39.66%,富國天利增長債券基金為36.24%,華寶興業(yè)寶康債券基金為28.68%,中信穩(wěn)定雙利基金(暫停申購)為24.19%。工銀瑞信強債基金從今年5月底開始運作,5個月累計凈值增長接近12%。
此外,這幾只債券基金的購買門檻低,最低申購金額僅為1000元,可以辦理日常的申購贖回。此外,“打新股”基金的申購和贖回費用也有優(yōu)勢。例如,嘉實債券基金100萬元以下申購費率為0.8%,持有期1年之內的贖回費率為0.3%。工銀瑞信強債基金分為A、B兩款,A款100萬元以下的申購費率為0.6%,持有期1年之內的贖回費率為0.1%;B款申購贖回費全免,但設有每年0.4%的銷售服務費,按日從基金凈值中扣除。這些都是銀行系產品無法比擬的。(張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