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年,國家統計局的新聞發(fā)布會由上午10點推遲到下午3點。聽說這是正常的工作調整,但當時很多人認為這與CPI會影響當天股市變化有關。為什么會這樣看呢?一是認為CPI超過警戒線,就意味著經濟過熱,國家就要宏觀調控,就會影響股市;二是認為CPI過高,存款就貶值,利率就要提高,資金就可能從股市流出。但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伴隨著經濟增速的下滑,CPI和PPI又呈持續(xù)下降趨勢。
請講一講CPI和PPI是如何統計出來的?
讀者 愷撒小弟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fā)布了5月份主要統計指標數據,其中CPI和PPI同比繼續(xù)下降,這引發(fā)了各界的廣泛關注。雖然CPI幾近家喻戶曉,PPI也為越來越多的人耳熟能詳,但我們不時仍可聽到誤解的聲音。
一
說到這兩個指標,我以為應該先認識一下PPI。雖然這個指標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如CPI,且應用該指標分析經濟形勢也晚于CPI,但就其作用意義而言,的確是一個比CPI更具有先行意義且可以影響CPI走向的指標。
所謂PPI,是生產者價格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的簡稱,應該包括農業(yè)、制造業(yè)、服務業(yè)生產者向商業(yè)部門出售所有商品的價格的指數。但在我國,由于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即工業(yè)品第一次出售時的出廠價格)編制較早,技術相對成熟完善,所以,我們通常就把該指數簡單稱為PPI。調查的對象是企業(yè)法人單位。在北京市,調查涉及國民經濟行業(yè)分類36個大類,148個中類,287個小類,其中大類的行業(yè)覆蓋率達到100%;代表規(guī)格品超過900個,并依據所屬行業(yè)銷售額比重確定權重。顯然,一般情況下,如果出廠價格上升,商品的售價也會上升。因此,PPI是判斷市場價格的一個先行指標。
CPI 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的簡稱。它是反映居民家庭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相對數,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對判斷經濟形勢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
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持續(xù)地上漲就被認為發(fā)生了通貨膨脹;反之,則為緊縮。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商品分類按用途劃分為八大類,即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y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根據近13萬戶城鄉(xiāng)居民家庭(城鎮(zhèn)近6萬戶農村近7萬戶)的消費習慣和支出構成,在這八大類中選擇了262個基本分類。每個基本分類下設置一定數量的代表規(guī)格品,目前有600種左右的商品和服務項目的代表規(guī)格品,作為經常性調查項目。CPI的權重,是依據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確定的。
二
PPI的價格搜集與企業(yè)的生產和財務統計一樣,是由企業(yè)按月向統計調查部門報送相關的報表,通過經驗審核、邏輯審核和統計執(zhí)法檢查,來控制數據質量。而對CPI則采取采價的方法,即由調查員到抽中的調查點直接采集代表規(guī)格品的價格。CPI調查點的選擇按照布局合理等原則,將不同區(qū)域各種類型的商場、農貿市場、服務網點分別按銷售額、成交額和經營規(guī)模為標志,從高到低排隊,依據所需調查的數量進行等距抽樣。如北京市就抽了646個調查點,代表規(guī)格品達到1500種左右,平時5天一采集,價格變動頻繁時每日采集。按月對采集的數據分層加權平均,計算出CPI總指數和分類指數。
雖然PPI現在也越來越受關注,但由于是針對企業(yè)進行統計,所以,更多是一些學者、官員和企業(yè)界人士予以關注。而對CPI,很多社會人士不僅關注而且多有議論,也有一些不了解和不理解的聲音。有一位地方領導曾問:“價格調查有豬肉嗎?”得到回答是“有后臀尖”。領導諷刺:“難道你們光吃后臀尖,不吃別的地方嗎?”他可能覺得統計工作實在是太搞笑了。而實際上,市場上商品種類多如牛毛,必須選擇有代表性的規(guī)格品,同質的商品才能進行量化和比較。豬頭和豬蹄是不可比的。還有人認為代表規(guī)格品多年不變,其實,近年來我國不斷與時俱進、及時調整代表規(guī)格品,增加了汽車、汽油、移動電話、電腦及家庭服務收費、車輛購買使用維修費、電話月租費、有線電視費、非義務教育收費、健身活動收費、物業(yè)管理費用、自有住房需繳稅費、旅游收費、上網費、物業(yè)管理費、教育軟件開支等,這些情況,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官方網站上都可以查到。
人們對CPI的詬病,首先是與自己的感覺不符,說“我感覺很多東西都在漲,而且幅度很大,你怎么說只漲了那么一點”。其實,一年多來,我國CPI的起伏是很大的。從去年前幾個月同比上漲8%以上,到今年上半年以來同比持續(xù)下降,反映了經濟由過熱到有效需求不足的變化過程。但CPI是綜合性指標,所反映的是市場的整體變化。去年4月,全國CPI同比增長8.5%,而食品類則增長22.1%,其中肉禽及食品增幅達47.9%;同時,交通和通信則下降了1.3%。人們對當時的食品價格猛漲感覺明顯,但每個人消費的不只是食品,如同型號的手機、電視機、汽車等價格及公交票價等是下降趨勢。這些或升或降的商品價格共同構成了CPI總指數。也有人說,對我們低收入者,食品的消費占大頭;食品價格大漲,對我生活的影響比高收入者要大得多。正因為這樣,現在如北京等地都編制了低收入層價格指數。如前年7月,北京市CPI上漲2.1%時,低收入層的價格指數則上漲6.3%。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