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北少林寺原址——多寶塔紅龍池大殿舊址 前人的感嘆后人的期盼
記者手記——
北少林曾是我家的田
雖然是盤山腳下土生土長的孩子,我卻對這片土地的歷史由來一知半解。自懂事起,由家門口向山上望去,就能看到半山腰上一座顯眼的白塔。長大以后我才知道,原來后山的這座白塔、紅龍池和那片少見的平整地,就是各界人士尋找多年的北少林遺址。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北少林舊址曾是我家的田”。
奶奶說,上世紀50年代,爺爺和村里另一戶人家用80元錢買下本為北少林寺的果園,主要栽種栗子樹、梨樹、紅果樹。一年中,只有到了摘果子的時候,爺爺才會上山。奶奶現(xiàn)在還;貞浀溃骸澳菚r的果子比現(xiàn)在的果子結(jié)得好,趕上好年景收得也多。但摘回來后,家里不舍得吃,全都要賣掉。”
在少林寺周邊的村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少林寺的栗子,報國寺的梨”。至今,盤山的大柿子、栗子、蜜梨等水果仍遠近聞名。奶奶說,果子摘下樹后就用馬車拉到集市上賣掉。那時,賣果子的錢是家里收入的重要部分。但這樣的日子并沒持續(xù)很久,家里擁有這片果樹園只有兩年的時間,此后土地便收歸國有了。
很可惜,在爺爺?shù)挠猩,我不知道這個“秘密”,當然也沒能向他了解他和少林寺這片神秘的土地之間的故事。可能爺爺怎么也沒有想到,多半個世紀后,在他看似平常、用來糊口的果園竟然成為眾人關(guān)注的焦點。
重建工作確定后,關(guān)于北少林的點點滴滴、一草一木都成為我們尋訪的內(nèi)容。我們幸運地找到了現(xiàn)在唯一一位曾在北少林打工、年近九旬的田爺爺,他的講述幫我們重現(xiàn)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北少林的景觀建筑和僧侶;還得以和少林功夫的傳人們一起聊“北少林商家門武術(shù)”的歷史變遷,并分享重歸少林的喜悅。
“北少林曾是我家的田”——雖然這是很久遠的事,自己也未曾親身經(jīng)歷,但留給我、我的家人和鄉(xiāng)親們的,卻是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自豪。
沿著蜿蜒的山路,我們驅(qū)車前往北少林,沿途的農(nóng)家院和稍具規(guī)模的餐館隨處可見。
遠遠便能看到半山腰上的一座白塔,這座塔便是北少林寺的一部分,名為多寶佛塔。
下車后沿著土路走至山腰下,山上橡樹葉已落滿一地。通往多寶佛塔并沒有明顯的路,但途中偶爾還能見到用石頭砌成的臺階,大都夾在亂石之中,和記者一同上山的老鄉(xiāng)說,這就是北少林寺被日本鬼子燒毀之前通往多寶佛塔的臺階。
走上寶塔所在的平臺看到,塔的基礎(chǔ)是由條石壘砌而成,約2米多高,塔身為八角形。塔東側(cè)豎著一塊寫有“天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字樣的牌子。從塔后身順著石頭砌成的臺階向上爬去,得以近距離觀看寶塔飽受滄桑的“身體”。塔身原本的白色已變成一塊塊不平整的“斑跡”,建塔的木材裸露在外,之間的縫隙有大有小。
離開多寶佛塔,走向少林寺佛殿舊址的途中,一潭四周圍著高約半米的長條形石柱、3米見方的水恬靜地“躺”在山石前,山石上刻有“紅龍池”、“立沛甘霖”幾個大字和一些題記。薊縣文物保護單位一工作人員介紹,“紅龍池”三字是由書法家戴川所寫,三字為隸書字體。“立沛甘霖”四個大字為乾隆出游至此所題。除此之外,還有清朝進士李江等人士的題記和乾隆的題詩。
北少林附近的磚瓦窯村村民告訴記者,近幾年,氣候變化較大,周邊水庫都見底了,這口井卻從未干枯。要是能在旁邊安靜地等上一會兒,還能看到下面的泉眼汩汩地往上冒水。
由紅龍池西邊的小路向西南方向走去,一段上坡過后,眼前又是另一番風景。面朝高聳的山峰,眼前是一片平整地,這便是北少林寺大殿的舊址。同多寶佛塔一樣,前殿的前方同樣豎了一塊有些年頭的“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但大殿舊址現(xiàn)已滿是枯草,早幾年,在舊址上還能見到的石碑已被薊縣文物保護單位集中存放起來。
舊址東側(cè)是砌好的壩臺,一部分是條形磚砌成,一部分是石頭壘砌。薊縣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人員說,現(xiàn)在的壩臺一部分是歷史遺跡,另一部分是1996年建的,當時一開發(fā)商準備重建北少林寺,但由于資金等原因,征完地、做了大殿的基礎(chǔ)后,半途而廢。隨后,文物保護工作者在少林寺最北部與中盤寺搭界處,發(fā)現(xiàn)兩塊石碑,其中一塊保存完好,刻有前人孫應元的詩,字徑約15厘米。另一塊石碑已被村民斷為三塊,用于砌筑壩臺。在遺址內(nèi),工作人員還曾發(fā)現(xiàn)遼代的溝紋磚和明清的磁片。
家住在北少林寺舊址旁的徐文說,他曾經(jīng)收集過北少林寺的很多資料,包括曾經(jīng)在北少林寺打工的老一輩人講述少林寺情況的錄像和少林寺燒毀前的老照片,但自從上世紀90年代后,多家媒體前來采訪有關(guān)北少林寺的事,拿走大部分資料,至今已不知去向,很是可惜。
說起北少林寺周邊的人家是否留有北少林的遺存,徐文表示,抗戰(zhàn)期間,北少林除地基仍在以外,其他的房屋基本都不存在了。土改時期,磚瓦窯村曾在原有地基的基礎(chǔ)上,用寺廟內(nèi)的老磚重蓋了幾間庫房、牲畜棚,作為生產(chǎn)隊的隊址。這一時期,各家各戶的生活條件差,買不起磚,家中壘豬圈、蓋雞窩難免會用上北少林的磚、瓦,但現(xiàn)在都已不見了蹤影。話語中,徐文為這些因不夠重視而丟失的歷史遺存感到可惜,他希望今后重建應該盡量完整地保護好歷史遺跡,不讓后人像今天一樣徒發(fā)感嘆。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