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的奇跡也許會讓眾多的演藝明星和經紀公司眼紅到吐血,一個“賈君鵬”在網上迅速走紅,成本極其低廉,手段也極其簡單:只不過在網上發(fā)了一句12字帖:“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6個小時之內吸引了近40萬網友的點擊。不過,“賈君鵬之父”已經出面承認此舉是網絡游戲玩家為保住人氣的一場精心策劃。
這件事讓我想到了六年前同樣紅遍網絡、被稱為網絡惡搞第一人的小胖。2003年春天,有網友將上海市石化工業(yè)學校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錢志君偶然被拍的一張照片貼在網絡上,立即引發(fā)網友惡搞風潮,眾多花樣百出的小胖惡搞照出現在各大論壇里。被惡搞的小胖抓住時機從被動惡搞變主動出擊,找了經紀人,與新浪網合作“小胖新圖PS小賽”,主動提供15張神情各異的新表情照以供新一輪的惡搞。還客串了吳宗憲主持的《周六樂翻天》節(jié)目,在網上在線聊天,接受北京電視臺和鳳凰衛(wèi)視的專訪。后來這位“網絡第一當紅小生”還登上了有名的英國《獨立日報》的亞洲版,被形容為“一個文化標志”。
小胖事件中的網友都是主動參與的,無惡意但求有趣,小胖本人也不覺得如何受傷。但賈君鵬事件中的網友成了網游專家悉心捕獲的對象,他們被一句又溫情又合乎場景的呼喊切中了神經,紛紛自投羅網。40萬人在6個小時內前仆后繼,蓋起了萬丈高樓,為玩家貢獻了6位數的收入。
如果參與過PS小胖的網友看到小胖現在的成功感覺與有榮焉,那么,40萬賈君鵬事件的參與者在謎底揭開后會不會因為被忽悠而不爽呢?前者是因為自覺有趣而參與,無心創(chuàng)造出一位明星;后者動了真情,卻被揭穿是一場游戲。
從小胖到賈君鵬,六年過去了,到今年6月,眾多在網上披著不同馬甲的網民總數已達到3.38億。他們的聲音影響到了真實世界的價值判斷,他們在網絡上的力量可以扭轉真實世界的乾坤。但是,從惡搞小胖嘗到快樂,到賈君鵬事件獻出真誠而被算計,這六年中網友到底前進了幾碼?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后退?
“假作真時真亦假”,網絡的虛擬空間和隱藏的真實身份讓不少人可以撕掉偽裝,亮出真實的內心。而更多的人則喜歡在這個虛擬的空間痛快地偽裝自己,真真假假成了網絡的一道風景和網絡文化的特色。賈君鵬事件就像真實世界的鏡子,只不過,它照出來的是我們生存世界的反面。
網絡再無聊,再惡搞,很難“自發(fā)地”或者說“自然地”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龐大的規(guī)模,火速走紅往往離不開網絡推手和策劃。賈君鵬事件其實一開始就有人懷疑,但不能忽略這個策劃的點子很好,“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是兒時街邊玩耍時常會聽到的話,勾起了大家對童年的美好回憶。賈君鵬事件的12字帖,信息量很少,但供人聯想、想像、惡搞的空間和潛力非常大。再加上這個帖子發(fā)在游戲專區(qū),游戲愛好者的癡迷大家都知道,F在網絡信息傳輸更快捷方便,網絡的社區(qū)化板塊化又生成很多小區(qū)和街頭,搞得網絡越來越像街頭。收發(fā)消息就像喊一嗓子一樣,很親切也有家常感。
不過我覺得最關鍵的地方是:“在引發(fā)轟動效應后,策劃團隊撤出,他們的回帖只占真正網絡回帖的3%!币簿褪钦f,真正的操縱者只是“一小撮”,而97%的都是不明真相的群眾。
總體而言,童年記憶和對游戲的癡迷是心理層面的,網絡街頭化和零成本是技術層面的,這都是賈君鵬策劃得以成功的原因。但其實它和現實世界的案例并無本質的不同,它的核心都是基于人性的特點,通俗點說就是“盲從”、“隨大流”、“湊紅火”。想像一下一件小事發(fā)生以后街頭圍觀群眾的盛況,這和服裝流行、圖書排行榜、飲食流行等所有的社會現象,道理上都是一樣的。
- 楊 青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