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創(chuàng)作下部小說將轉寫現實題材
記者:之前你的小說可以歸入“新歷史小說”的范疇,所謂的歷史都是一種虛化的背景。而這一次,正如你剛才所說“扛住了壓力”,鮮明地寫出了時代特征。是什么事情觸動你有這樣的改變?
蘇童:在我生活當中有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我的一個鄰居因為炒股,這是2007年以前的事情,很多人交錢給他,讓他幫著炒。所以,他收了很多親朋好友的錢幫他們炒股。但是,2006年的時候股市一塌糊涂,我經常出門,路過他們家旁邊的時候有很多氣勢洶洶的人,都是上門要錢的。這個中年人他實在是走投無路了,他不想讓他的女兒也受苦,就殺死了自己的女兒然后自殺,但自殺未遂。
生活當中真的是有一些事情,就算我不是作家,這個事情都會影響到我,更何況我是。這件事情對我的影響非常重大,有很長時間,這個悲劇的陰影在困擾著我,這個是非常殘酷的事情,逼我思考很多的東西。大家在說一個作家的良知感、道德感,很理論。但是,只有在一個真正的事情發(fā)生之后,才真正明白。當我想起這個鄰居死之前,他跟他女兒散步看我的眼神的時候是不一樣的,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內疚,這跟我的職業(yè)有關系,也許沒有關系,但是它是存在的,它對我的創(chuàng)作可能會發(fā)生某些微妙的影響。
記者:在你的寫作過程中,有沒有一以貫之想要表現的主題?
蘇童:我一直想表達的是“人性之難”。我一直認為文學其實是人學,人性這個東西就像黑洞,沒辦法去說盡,因此才需要不停地去探索。這個探索的過程不能簡單地說“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我不贊同將預先設置的立場帶入小說的創(chuàng)作中。
記者:雖然你說不會將人性的善與惡作為預設立場帶入作品中,但從結果來看,似乎表現人性黑暗面的作品更多一些?
蘇童:我的長篇小說比較有這個傾向,但我的中短篇小說中人性通常是復雜的,綜合的!睹住肥且粋比較陰暗的作品,這可以說是我一篇探索性的小說,雖然《米》的語言是傳統(tǒng)的,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先鋒小說,但內容卻是非常大膽的。在《米》當中我試圖探索人性惡的最大值,就是頭頂生瘡腳底流膿。親情本來應該是溫情的,但在《米》當中卻是扭曲的,被異化的?梢哉f《米》是我的一個科學實驗,但它并不代表我的世界觀。
記者:你說你對產業(yè)工人有很深厚的感情,未來的寫作計劃是什么,會不會涉及這方面的題材?
蘇童:下一部長篇小說正在計劃當中,這部小說將轉寫現實題材,但不會局限于一時一地,會有時空的交錯。(蒲荔子 吳敏)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