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三级电影,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秋霞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房產(chǎn)新聞
    全年漲三成 青島房價“高燒”逼退炒房韓商
2010年01月04日 15:23 來源:齊魯晚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2009年青島房價一直“高燒”不退,這不僅讓青島人覺得難以承受,連一向大手大腳的韓國投資者也望而卻步。往年,韓國人在青島購房一買就是好幾套,而去年這種現(xiàn)象卻很難看到,越來越多在青韓國人也開始選擇租房居住,對此,外經(jīng)貿(mào)部門有工作人員認為,高房價也打擊了韓商在青島的投資熱情。

  以往一買好幾套如今只好租房住

  剛剛過去的2009年,青島樓市火得讓人始料不及,市內(nèi)四區(qū)房地產(chǎn)市場總成交量為6.9萬套,比2008年多出4.4萬套,創(chuàng)下歷年來最高銷售紀錄。

  雖然樓市這么火,二十一世紀不動產(chǎn)的分析師張斌告訴記者,2009年韓國人在青島購房的數(shù)量卻大大減少。

  “前幾年,青島房價還比較便宜,韓國人大量買房,一般一個韓國人手里會有兩三套房子。去年情況則完全變了!本胖菁t不動產(chǎn)的劉總告訴記者,2009年受韓國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的影響,韓國人在青島置業(yè)的明顯減少。

  青島世紀星中介的工作人員吳先生表示,泛海名人是韓國人購房比較集中的樓盤,在2008年冬天到2009年春天這幾個月里,僅他們公司就幫韓國人購了39套樓房。而從2009年5月份到現(xiàn)在房價不斷上漲,再來找他們尋房源的韓國人幾乎都是來登記租房子的,總共僅有一兩戶是來購房的。

  前年低價賣了房再想買回犯了難

  2008年底一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青島的外貿(mào)業(yè)也受到很大沖擊,其中不少韓國投資商,匆匆低價拋售房產(chǎn),結(jié)束在青島投資返回韓國。

  專門接待韓國游客的導游金小姐告訴記者,她有很多韓國朋友,2008年11月份,她親眼看到幾位韓國朋友低價拋售了泛海名人的大房子,而2009年這些朋友再回青島后,卻因為島城房價已漲得太高,只好選擇了租房子住了。

  金小姐介紹,2008年底受金融危機影響,她的韓國朋友樸先生在青島的公司不賺錢,于是計劃賣掉泛海名人的樓房,離開青島。她的另外幾個韓國朋友也幾乎同時在中介公司掛出了泛海名人的房源,房源都是100平米以上的大戶型。由于韓國人著急走,只要有客戶肯買,不用客戶還,他們自己會主動往下壓價。尤其是樓層不好的、辦理了貸款買房的,韓國人自己就把價格降低了。

  金小姐的朋友樸先生告訴記者,他2008年時以每平米7500元的價格拋售了自己的大房子,F(xiàn)在,泛海名人的房子均價在12000元到13000元之間。想再買回來很困難了,只能租房子住。

  房價全年漲三成韓商投資受挫傷

  二十一世紀不動產(chǎn)的分析師張斌告訴記者,從他們門店的交易數(shù)據(jù)來看,韓國客戶2009年以來買房的大大減少,租房率相對提高,這除了受金融危機影響外,青島房價上漲過快,投資風險大,也是很多韓國客人望而卻步的一個重要原因。

  記者了解到,青島房價從2009年1月的均價7547元/平方米,上漲到12月的9714元/平方米。單價上漲2000多元,漲幅超28.7%。張斌表示,2008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很多韓國人賣了房子回國,雖然有些又回來了,但也嫌房子貴,投資價值小而改租房住。

  世紀星中介的吳先生表示,韓國人在青購房多是兩種意圖,一是買了自用幾年,等房子升值后再賣出從中獲利。另外就是單純作為一種投資方式。而2009年由于房價上漲過快,韓國人在價錢方面也覺得不好承受,另外,覺得投資的機會也小了,所以選擇租房子的多了起來。

  青島市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合作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表示,2009年和2008年相比,對韓國人來青開公司的優(yōu)惠措施等沒有改變,但是韓國人來青開公司的明顯少了很多!肮静毁嶅X,手里沒錢,房價又這么高,因此韓國人投資熱情就減弱了!痹摴ぷ魅藛T說。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zhuǎn)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