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標桿的信號
2006年5月,潘石屹不再公開談論房價,他說:“回想這幾年我們對房價的爭論,感覺我和易憲容們其實都是井底之蛙。天其實很大,只是他說,天像碗口一樣大,我說,天像缸口一樣大!碑斈9月,他卻開始公開擔憂不斷上漲的房價。
潘石屹沉默了,但任志強卻開始發(fā)言。任志強的言論所帶來的爭議,遠要比華遠房地產公司所開發(fā)的樓盤有名得多。任志強是一個認真而固執(zhí)的人,他就像《皇帝的新裝》里的那個孩子。他說開發(fā)商肯定只能給富人蓋房子;他說目前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只能使房價越來越高,因為所有這些政策都只是增加了開發(fā)商的成本,開發(fā)商必然會轉嫁到房價上來。
我們有必要引用一段話:“上百萬人從事房地產買賣,人們花掉超過自己年收入10倍以上的錢買房子,向銀行貸款。周末到處是看房的車隊,排隊抽號買房的現象到處可見。人人相信:不動產投資一定賺錢,土地價格只能漲不會跌。人們好象患了自我強迫癥,覺得大家都在做,自己不做就太傻了。買房的人,眼睛眨都不眨,不像買,像搶。地價與房價就這樣催促著越漲越離譜!
這段話來自前日本丸紅商社高級職員井板忠明,他描述的是1988年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前夕日本房地產市場的情況。當時日元急劇升值,成為全世界的硬通貨,日本人甚至有想買下美國國會山的豪情壯志,高價買國內房產當然不在話下。但在一年之后,日本泡沫經濟破滅,股市房價均快速下跌,銀行不良貸款驟然增加,許多銀行因此破產。
如今,人民幣正處于升值過程中,與當年日本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經濟高速增長、股市正經歷一輪牛市行情、房地產貸款占銀行貸款的比例居高不下、房價持續(xù)上漲……中國房地產業(yè)正在走向一個十字路口,前一步也許萬劫不復,退一步也許海闊天空。我們不贊同2008年中國房地產泡沫行將破滅的危言聳聽,但也不認可2007年房價繼續(xù)暴漲的所謂預言,因為這兩種結局都不是中國經濟所能承受的。
中國房地產業(yè)其實還是政策市,政府政策是決定房價最重要的因素。非均衡態(tài)勢之下,政府的干預就顯得如此重要。我們注意到,最近的北京房地產市場傳遞著這樣一種信號:被京城地產界稱為“新地王”的廣渠路36號地塊,被某開發(fā)商以26億價格奪標,低于最高報價近5億,也就是說,土地出讓招標不再沿用“價高者得”規(guī)則。而近期北京組織的4次土地出讓招標,都是標書中預售價格比較合理而不是出價最高的開發(fā)商中價。北京土地管理部門選擇開發(fā)商標準的變化,充分體現出反思之后的政府監(jiān)管新思路,也許這才是目前市場最需要的調控政策。如果北京的經驗能在全國推廣,對穩(wěn)定房地產價格的作用相當之大。
預測房價走向和預測股市走向一樣危險。政策市的優(yōu)點是政府可以從其獲利,但缺點則在于政府因此要承擔無限責任,股權分置改革之前的中國證券市場便是如此。對于漩渦中的中國房地產而言,問題已經很嚴峻。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現日本泡沫經濟的前車之鑒,當是2007年考驗政府調控水平的焦點所在。
(來源:大洋網-南風窗 作者:時衛(wèi)干)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