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天,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整整一年。在這一年里,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和波動幅度都不大;人民幣匯率新的形成機制對中國出口和宏觀經濟產生的負面影響非常有限;標志著中國的匯率制度改革是成功的。其中人民幣的升值是匯改以后的主要趨向,也是在市場中出現最頻繁的字眼。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是否就是人民幣逐漸升值的過程呢?未來人民幣單邊升值是否可以期待呢?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進行改革,采取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并在當時一次性升值2%。可以說,人民幣匯率改革的啟航伴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對于此次升值,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給出了明確的解釋:2%的升值幅度是根據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水平測算出來的,即是根據中國產品和服務貿易狀況及結構調整的需要來測算的。人民幣匯率初始水平調整,是指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初始時刻就作一調整,調整水平為2%,并不是指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幅度是初始的,事后還會有進一步的調整。
在匯率改革后的一年內,雖然人民幣匯率水平出現了上升,攻破了相對美元的8元重要關口,但這是人民幣匯率根據客觀規(guī)律發(fā)生的波動,這種波動變化是由浮動機制帶來的,不再是官方對水平的調整。
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鄭京平近日明確表示,人民幣匯率自主向上、向下浮動的空間和能力都在加大,但可以明確,從前的行政性、一次性地使人民幣升值或貶值的情況不會再發(fā)生,也就是所謂的“出其不意”不會再發(fā)生。這也與最近央行副行長吳曉靈針對新的匯改方案的傳言的駁斥一致。
由此可以這么說,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經過一年時間的檢驗,已經獲得了成功,已經真正確立了市場形成的機制,無論是升值還是貶值都是市場決定的結果;同時人民幣已經不是以前那種以美元作為名義錨進行調整了,那種簡單地根據人民幣和美元匯率水平變化就說人民幣是升值或貶值的言論從邏輯上是錯誤的。當然,美元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重要的貨幣之一,同時也是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中所占權重較大的一種貨幣,探討兩種貨幣的相對水平對企業(yè)決策和金融研究來講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對于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的匯率水平而言,由于中國外貿順差依然較大,市場上存在著人民幣升值的強大預期,更有許多游資豪賭人民幣升值。對此,國家統(tǒng)計局新聞發(fā)言人鄭京平強調說,中國政府有能力解決由于外匯占款過多所導致的流動性過多問題。他警告,那些企圖通過豪賭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投機者不會得逞。鄭京平還表示,雖然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信貸投放較快、人民幣流動性較多成為當前經濟生活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但中國央行以及有關部委都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4月份提高貸款利率以及增發(fā)央行票據,還有定向發(fā)行央行票據,嚴防或者嚴禁打捆貸款,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等一系列措施。
對于匯率制度改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給出了三項基本原則:主動性、漸進性和可控性。他多次特別強調: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匯率制度和匯率政策;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wěn)定,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有利于國際金融穩(wěn)定和貿易的發(fā)展。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幣相對美元的匯率水平未來會在一定范圍內大幅度地波動,這種波動是雙向的,以尋找一個合適的均衡水平;那種僅僅根據中國貿易狀況認為人民幣將來會出現單方面升值的看法,從根本上是錯誤的。
(稿件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范立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