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兩會正在陸續(xù)召開,不斷有一些新問題、新話題引起社會廣泛熱議,如何治理霧霾就是其中之一。據媒體披露,北京市兩會上,與政協委員就經濟發(fā)展專題座談時,北京市市長王安順的一番話令人印象深刻,他說,為了到2017年能夠天藍、水清、地綠,投資1萬億元也是值得的。
且不說“一萬億”投資規(guī)模有多大,透過其中表達的執(zhí)政情懷和治理決心令人深思。早在2008年奧運會前后,為了實施讓北京空氣環(huán)境變得更好的“還藍天計劃”,首鋼等大型工業(yè)企業(yè)都進行了搬遷,耗資巨大,但是,當首鋼搬到河北省唐山市地界,很多人以為從此可以松一口氣時,才發(fā)現,霧霾開始籠罩在身邊。
北京、天津、唐山確實是“同在一片藍天下”,一方污染,其他地方難以獨善其身。北京的霧霾天氣,一定有周邊城市的工業(yè)污染“貢獻”。從大氣治理角度講,首鋼從未走遠,依舊在每一個北京市民身邊。因而,需要下更大決心,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真正贏得“藍天”。
由此,人們看到,當北京下定決心,準備投入巨資治理霧霾時,首先就要跨越傳統(tǒng)的行政區(qū)域概念,放棄各自為戰(zhàn)的地方思維,而是要協助河北、天津等地關停一大批造成嚴重空氣污染的大型工業(yè)企業(yè),其間的利益調整盤根錯節(jié),補償機制紛繁復雜,不光考驗治理者的決心和耐心,更對相關措施背后的治理智慧和執(zhí)行能力是個重要挑戰(zhàn)。
過去,有人習慣于“誰的孩子誰抱走”、“各家自掃門前雪”,上級一聲令下,各地政府干好自己地盤上的事情即可。超越管轄范圍和職權之外的事情,潛意識里是不能觸碰的,各懷心事,心照不宣。同時,“手不要伸得太長”也是地方政府官員施政的現實禁忌。但是,當曾經大干快上工業(yè)的河北遇到調整難度和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足等問題,以此為導向的倒逼機制,就迫切要求北京市的市長操心和過問河北當地的發(fā)展路徑不暢、GDP增速減緩、減少污染缺乏資金等具體訴求。因而,破除地方主義、空氣治理一盤棋,北京可能付出的“一萬億”很大一部分是投給河北的時候,對兩地的發(fā)展模式和社會治理思路都會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以此為契機,在經濟和社會融合方面,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大批在北京工作的人在河北省三河、固安、香河等地購房安家,每天都有數以十萬計的人以上下班的潮汐規(guī)律奔波其間,迫切需要為這些跨省上班族提供便捷的基礎公共服務,連通北京和這些地方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也應提上議事日程。
有句話說,“失去的時候,才意識到什么是最寶貴的”。曾經在身邊不以為然的尋常景象,清水、綠地、藍天,當污染來襲、霧霾圍城的時候,尤其讓人感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和失去基本生存條件的切膚之痛。對此,王安順已經深切認識到“空氣污染是個最大的民生問題”,為此,他還代表北京市與中央簽訂了責任狀,具體時間表就是2017年實現大氣污染的改善。
時間的期限,讓人有了緊迫感,北京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地方立法和加大投入力度,都是題中應有之意。政府財政投入之外,如何調動社會積極性,讓更多民眾和企業(yè)投入到空氣治理中來,也是地方政府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劉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