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是因為季節(jié)偏熱,還是身體也遭遇了A股一樣的低潮,這兩周碰到了身體要罷工的情況,反正昏昏沉沉的,做不了什么,于是很認真地考慮了一下為什么身體會到這樣的地步,想想理財和“理身體”是不是有相通的地方。再者,在最新的期刊上也看到了理財顧問在協(xié)助客戶理財時,會考慮客戶的心理狀況,所以本周想探討身與心兩方面與理財?shù)年P(guān)系。
先看看身體方面,我平常身體還行,每年大多會重感冒一場,但很少在夏天時如此,所以在過去幾天不太能活動的時候,我便回顧了最近幾周的工作狀況。在過去的10多天里,我安排了過多的活動,例如跑上海附近的城市,回了一趟臺灣,中間又用了3天去香港開會。所以,首先,我對自己身體的要求,是不是和多數(shù)基民所希望的一樣,在最快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大的效益?但這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太容易達到。其次,我希望自己能做完并且做好很多事情,是不是和投資組合中全是股票,并且要求每個股票都做好一般?這也是不容易的。再次,我的年紀不小了,希望自己做事還能像年輕時一樣是沒有道理的,這就像在比較成熟的股市每年要求回報率應(yīng)該只有8%至12%般相對有限。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問題——身體一定是需要休息的!同樣地,我們是否也不應(yīng)該要求任意一種的投資必須帶來既快速又大幅的報酬,而市場也會因為體力需要恢復(fù)或如同生病需要休息一下呢?
再來看看心理方面。我看到了一篇有關(guān)國外的期刊文章,其中說現(xiàn)代的理財顧問必須同時參考心理專家的意見,才可以提供高附加價值的建議。我想舉兩個有趣的例子來向大家說明理財建議絕不是可以標準化的。
第一個例子是一對年輕夫婦突然因為賣掉一些未上市的股票而晉身千萬美元身價,他們的理財顧問在向心理學專家請教后,建議這對夫婦先在一年之中對這筆錢什么投資都“不做”,等于是先用一年的時間來“適應(yīng)新的人生狀況”。這個建議使得丈夫放棄了投資一個豪宅的項目,后來事實也證明那項投資并不太理想。我個人覺得,就算那案子不錯,當你心理不是維持在比較健康的狀態(tài)時,將來也容易犯下大錯而遭重大損失。第2個例子是一個理財顧問為他的客戶規(guī)劃遺產(chǎn)時,對不同的子女做出不同的財產(chǎn)信托安排。例如有的小孩很有人生方向,就早一些讓他用錢去念書或創(chuàng)業(yè),但對于有些子女則是每年只給幾千元,到了30歲之后才允許其支配所有遺產(chǎn),以避免孩子在沒長大成熟前就在財富中迷失了方向。
本周的內(nèi)容好像與標準的“投資理財”并不十分地契合,但是一方面理財與“理健康”有相似之處,而進一步和“理人生的幸!笔欠裼钟邢嗤牡胤侥兀坎还茉趺凑f,我想提出好的理財建議,讓客戶的心理也可以得到好的“收益”,這也是大家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吧!(曹幼非 信誠基金董事、英國保誠集團大中華區(qū)投資基金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