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舉行匯報專題研討,與會代表認真聽取發(fā)言。 中新社發(fā) 宋吉河 攝
中新網7月13日電 臺灣《聯(lián)合晚報》日前發(fā)表社論說,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迄今已第五屆了。今年因邀請民進黨人參加而特別引發(fā)注目。這個論壇順應形勢可以發(fā)展為化解歧異的“融合性”角色,并往引領政策的智庫功能前進,不妨考慮由兩岸共同建構論壇的智囊組織,針對軍事互信、文化、和平協(xié)議等各項議題探討,供兩岸決策參考。
文章摘編如下:
自從胡錦濤與連戰(zhàn)在2005年北京會面發(fā)表公報,依公報而誕生的“國共論壇”迄今已第五屆了。今年因邀請民進黨人參加而特別引發(fā)注目。
五屆論壇中間有一重要分水嶺,就是臺灣內部去年政黨輪替。輪替前論壇舉辦了三屆,都在北京,輪替后則分在上海與長沙登場。
當年論壇發(fā)生的背景,是兩岸國共兩黨共同面對一個由陳水扁主導、以“公投制憲正名”等手段而操作“急獨”的民進黨。國共建立最高層級的兩黨領導人對話,并以“論壇”形式鋪展功能。
這些背景因國民黨再次“執(zhí)政”而消融,國共之間原先共同面臨“急獨”這個假想敵的情勢也弱化了。此刻兩岸的溝通重職由;c海協(xié)兩會擔當,主管機關間的“業(yè)務溝通”也已上軌道。
當然,論壇仍具有重要且無可替代的特色。一是兩岸的高層互動,它已經架構了平臺;二是探討議題的彈性與開放;三是建立最可能匯合雙邊各政黨人士共商兩岸議題的溝通機制。
這個論壇順應形勢可以發(fā)展為化解歧異的“融合性”角色。論壇應轉向實質功能,往引領政策的智庫功能前進,不妨考慮由兩岸共同建構論壇的智囊組織,針對軍事互信、文化、和平協(xié)議等各項議題探討,供兩岸決策參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