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4日電 香港《大公報》24日刊出文章說,美國在阿富汗增兵,北約成員國處境尷尬,在跟隨美國“增兵”與追隨民意“撤兵”問題上出現很大分歧。繼加拿大、芬蘭宣布從阿富汗撤兵后,近日,隨著荷蘭執(zhí)政聯盟宣布解體,荷蘭將于八月履行諾言撤出駐阿軍隊,這給信誓旦旦要在今年讓阿富汗局勢改觀的美國和北約一記不小打擊。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在阿富汗增兵,北約成員國處境尷尬,在跟隨美國“增兵”與追隨民意“撤兵”的問題上出現很大分歧。繼加拿大、芬蘭宣布從阿富汗撤兵之后,近日,隨著荷蘭執(zhí)政聯盟宣布解體,荷蘭亦將于八月履行諾言撤出駐阿軍隊,這給信誓旦旦要在今年讓阿富汗局勢改觀的美國和北約一記不小的打擊。
小小的增與撤的問題,牽扯出復雜的國際政治。按照奧巴馬的目標計劃,今年將是美國和北約戰(zhàn)略的關鍵一年,只可勝不可敗。首先必須實現穩(wěn)定當前局勢的計劃,否則明年撤軍就成了空頭承諾,令奧巴馬民意不穩(wěn)、信用盡失;其次還要為今后阿富汗的長治久安打基礎。美必須保證撤兵之后阿富汗在美控制下的相對穩(wěn)定。美國撤軍之后要想再次大規(guī)模派兵卷土重來,可能性幾乎為零;而塔利班卷土重來的機率卻很大。所以,今年的戰(zhàn)略行動不僅要為撤軍鋪路,更要為美國在阿富汗和中東的長遠利益鋪路,可謂任重道遠。
可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荷蘭作為美在阿富汗的重要盟友,卻不顧北約與美國的多方勸說,硬生生維持八月撤兵承諾。此前,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曾致信荷蘭首相巴爾克嫩德,只是提出荷蘭駐軍延期至二○一一年八月的最低要求,并表示荷蘭軍人可從戰(zhàn)斗任務中解脫出來,轉而承擔培訓和民事工作。但這封帶有請求意味的婉轉信件,無法阻擋強大的荷蘭民意。
荷蘭堅持撤兵阿富汗的決定表明,北約成員國內部民意與政治決策的矛盾已經相當深刻。恰恰是因為荷蘭二○○六年加入北約駐阿聯軍,成為北約在阿主要出兵國的決定,成為政府揮之不去的政治負資產,并且隨著這場戰(zhàn)爭在荷蘭民眾中的支持率不斷下降,政府的這項決定的負面效應不斷放大,矛盾進一步發(fā)酵,終于引發(fā)執(zhí)政聯盟解體。
荷蘭民意是北約各國民意的一面鏡子。北約各成員國目前均面臨內部的反增兵聲浪,荷蘭不過是前車之鑒。憚于民意,法國總統薩爾科齊表示,將不會向阿富汗增派一兵一卒;德國總理默克爾雖增派八百五十名士兵,但強調這些士兵主要承擔培訓和保護平民的任務。縱觀北約其它一些成員國,丹麥、意大利、挪威以及瑞典等國,均表示將維持目前駐阿富汗兵力水平,暫不打算增兵阿富汗。
在民意的壓力下,北約各國政府紛紛視阿富汗為“政治包袱”,視增兵為一場“政治賭博”,視荷蘭為前車之鑒,不愿與美國站在同一個戰(zhàn)壕之中。只有英國和土耳其在增兵問題上做出了明確承諾,而土耳其的承諾加了一個后綴,表示只會增加非戰(zhàn)斗人員的數量。
荷蘭撤兵阿富汗,是向奧巴馬放出的政治信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果繼續(xù)違逆民意而行,連曾經無條件支持美國的北約各國都會離美國越來越遠,奧巴馬實現中東政治目標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