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6月21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21日刊發(fā)法國經(jīng)濟分析委員會委員讓•皮薩尼費里的評論文章《G20的下一個考驗》,文章說,兩場20國會議正值世界大國的經(jīng)濟政策正從財政刺激轉向財政緊縮之際。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對此作法表示認同。文章并分析了如果歐洲和美國進入長期的預算調整期,而新興市場國家維持不變,將會出現(xiàn)的四種情況。
文章摘編如下:
在釜山會議前,美國財長蓋特納告誡不要實行“廣泛、無差別地提前財政緊縮的行動”,強調必須“配合企業(yè)界復蘇的步伐”。
但他的警告并沒有獲得其它國家財長的附和。相反的,他們強調“可持續(xù)的公共財政的重要性”和“確保財政可持續(xù)性措施”的必要。對謹慎、分階段解除經(jīng)濟刺激計劃的強調已不復存在,會議公報對尋求重新平衡幾乎完全忽視。
發(fā)達國家正面對財政預算窘境
這樣的改變首先會影響歐洲。在釜山會議前,南歐國家為了緩解市場對其債務的擔憂,宣布了重大的財政重組方案。緊接著,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未來多年會是痛苦的年頭”。德國總理默克爾推出了一項1000億美元的緊縮方案,法國總理菲永也提出了800億美元的類似方案。
發(fā)達國家正面對財政預算窘境,2009年的平均赤字是GDP的9%,國債占GDP的比重將從危機前的70%上升到2015年的超過100%。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要在2030年把國債比例減少到60%,需要在2010到2020年間,作出幾乎是GDP9個百分點的預算調整。一些國家過去雖然做過類似規(guī)模的調整,但涉及整個發(fā)達國家的調整是史無前例的。
調整的過程會有多痛苦?過去,一些國家的調整是無痛苦的。這是因為它們在推出財政緊縮計劃時,長期利率降低了,個人儲蓄下降,或出口因匯率貶值而猛增(或三者同時發(fā)生)。但如今的情況是低利率和高個人負債,只有匯率效應還可能有所幫助。
事實上,貨幣貶值已經(jīng)在歐洲出現(xiàn)。許多觀察家認為,歐元對美元從2009年的1.5元下跌到近期的1.2,短期內足以化解緊縮政策對增長所造成的負面沖擊。
美國國會不會容忍美元兌歐元的升值
但只有在美國沒有采取同樣策略,依舊維持世界商品最終消費國的地位,這樣的情況才能持續(xù)。然而,這恐怕會有變數(shù)。即便美國政府進一步推遲實施緊縮計劃,國會也不會容忍美元兌歐元的升值,讓歐洲出口商變得更具競爭力,和把維持經(jīng)濟復蘇的重擔轉移到美國消費者身上。
更為重要的是,日益驚慌的債券市場最終也會對美國公共財政的穩(wěn)定性提出置疑。
相對于歐洲主要國家如德國、法國和英國,美國的財政狀況好不到哪里,事實上是更糟。然而,因為歐盟是由個別成員國組成,所以市場先置疑最脆弱國家償還債務的能力。此外,歐洲因為不享有安全避風港的效應,所以最先感受到壓力。
幸運的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公共財政狀況卻全然不同。一些因為全球貿易體系崩潰而受到資本逆流的沖擊,但卻沒有面對內部調整的挑戰(zhàn)。國內信貸蓬勃未來可能成為問題,但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新興市場國家的銀行大多沒有受到波及。因此,國內非金融行業(yè)也沒有面對去杠桿化的問題。
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國家面對的財政挑戰(zhàn)比發(fā)達國家小得多。事實上,幾乎可以說是沒有什么問題。它們的國債和GDP的比重是40%,預算赤字占GDP的比例也比發(fā)達國家低4個百分點。考慮到它們潛在的更快增長能力,不需要太大的努力就能將債務比率控制在40%內。
四種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
如果歐洲和美國進入長期的預算調整期,而新興市場國家維持不變,將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如果20國集團內的南北差距加大又會如何呢?以下是四種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
首先,全球經(jīng)濟增長將明顯放緩。不管新興市場國家用什么方法來維持內需,和把出口目的地從發(fā)達國家轉向其它發(fā)展中國家,歐美(還沒算上日本)這些大經(jīng)濟體的困境,必定會對世界經(jīng)濟增長帶來影響。
其次,新興國家和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濟增長差距會進一步擴大,進而加速資本和人才流向新興市場國家。
第三,發(fā)達國家將需要貨幣支持,這意味著多年的低利率政策,而發(fā)展中國家的貨幣需求將大相徑庭。最終,固定匯率的聯(lián)系匯率制將在壓力下崩潰,因為同樣的貨幣政策不可能適合兩個不同的地區(qū)。
最后,和2009年處理共同面對的挑戰(zhàn)的情況不同,20國集團必須處理它們的分歧。20國集團在金融危機時發(fā)揮了效用,全球經(jīng)濟的新階段所帶來的考驗,將是它展示應變能力的新挑戰(zhàn)。
多倫多峰會將為評估20國集團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提供首次機會。
參與互動(0) | 【編輯: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