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打开国门以后,一个被称为“留学潮”的出国运动在中国大地勃然兴起。当时,人们选择的第一个国家是美国,第二个国家则是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变迁,当年的许多留学人员已经留在所在国,构成了一个在社会学上被称为“新华侨华人”的社会族群。
据最新数字统计,目前在日华侨华人数量已近百万,成为日本第一大外来族群。他们现在的生存实态如何呢? 9月7日下午,《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将做客中国新闻网,详细介绍日本社会新华侨华人的情况。 (2010-9-6
16:32)
主持人 说:各位中新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视频访谈,我是李晶。很多朋友可能都知道,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打开国门以后,一个被称为“留学潮”的出国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勃然兴起。当时,人们出国选择的第一个国家是美国,第二个国家则是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变迁,当年的许多留学人员已经留在了所在国,构成了一个在社会学上被称为“新华侨华人”的社会族群。他们的生存实态如何呢?今天我们请到了《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蒋丰,请他为我们介绍一下日本社会新华侨华人的情况。首先欢迎蒋总编。 (2010-9-7
09:51)
蒋丰 说:您好,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有机会到中新网的视频频道来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感觉到非常高兴,虽然日本跟中国讲起来是邻国、近国,但是毕竟还是没有我们在自己的国家的土地上这样直接的交流,好像来得更加爽快一些,今天我非常高兴,也希望和大家共享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
(2010-9-7
09:54)
主持人 说:我们知道,蒋总编现在在日本主办的是《日本新华侨报》,这是日本第一份以新华侨为名称的华文媒体,现在您是一个新华侨的身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日本新华侨基本的构成情况。
(2010-9-7
09:55)
蒋丰 说:如果讲到日本新华侨基本的构成情况,我想到了几个数字,原来驻中国驻日本的大使馆(的一位朋友),他说他1972年中日建交以后,到日本去工作,这个概念是什么概念呢?应该讲从日本战败以后一直到72年中日两国一直处于战争没有结束的状态,72年中日恢复邦交以后,才开始了一种新的所谓的大场面的人员的往来,在当时的情况下,72年的时候,中国在日本的华侨大概5万人左右,这些华侨现在看来都有一个新的定义,都叫做老华侨。 (2010-9-7
09:58)
蒋丰 说:去年的数字表明在日本登记的中国人,我们所讲的新华侨的基本的概念应该是68万人。9月4号我在参加日本安徽联谊会的时候,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参事官那里得到一个数字,预计今年新华侨的数字将达到85万人。这里要强调一个概念,我们所说的登记在日长期居住的概念是85万人左右,如果我们把在日的即使是加入到日本国籍的一些华人考虑在内,应该整体的数字是超过百万了,所以现在日本称为说是在日中国人是在日本社会里边的第一大外国人族群,超过了过去所谓的韩国、朝鲜人在日本的数。这个里面我们可以进行一下具体的划分,如果说具体的划分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在日本的外国人留学生大概有13万人左右,而这里边大概其实有8万左右是中国留学生。我们还知道一个概念,我们一直在国内不断地介绍的一些中国研修生这样的族群,其实在日本吸收的外国人研修生里面,外国人研修生16万人,这其中中国人研修生占12万人左右,按照日本现在的统计,平均起来现在每天有500名中国人入驻日本,在日本不是一个旅游的概念,是留学也好,或者工作也好,结婚也好,长时间要居住在日本的,平均每天有500人,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这样的数字证明了现在这样一个新华侨社会的形成。 (2010-9-7
10:02)
主持人 说:像蒋总编刚刚说到的研修生、留学生的问题,我们在接下来的访问当中还会涉及到,现在我们先从政治层面的问题来先说说,这个人物是大家都很关注的,日本唯一的华裔女参议员,莲舫,在今年7月,日本参议院大选当中,她以高票连任,曾经的日本菅直人内阁的成员,这些事对于日本新华侨华人的参政意识以及行为会产生什么影响? (2010-9-7
10:03)
蒋丰 说:莲舫这件事情,讲起来要稍微复杂一点点,为什么?可能就是跟莲舫的父亲出生于台湾有关系,海峡两岸是一个中国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值得怀疑,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有一些在日本的台湾人,可能并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莲舫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很多人为这个问题还有一些纷争,而我觉得我们把它从更大的视野去看,就是莲舫你是台湾人,你是中国人,其实不要去争论这些问题,你是华人,这一点就是说你的身体上流着中华民族的血液,不用去质疑。所以正是因为这样,莲舫在今年7月份的参议院大选当中,再次以171万的高票连任为参议院的一员,这件事情给在日中国人很大的鼓舞。为什么?刚才正如主持人介绍的这样,莲舫的家庭的背景,莲舫本人也不过是在1985年才加入的日本国籍,经过了短短的25年,她的个人的努力,她进入到了日本的政界,成为了日本的政治家,所以给华人是很多的鼓舞。也就是使人可以认识到什么呢?在日本的华人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进入日本政界的。有一个作者曾经写过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这个问题,在日本什么时候能够出现奥巴马,也就指的华人社会,因为奥巴马也是少数族裔。现在看来在日本已经渐渐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而且我了解到,在日本国会里边,外裔现在国会议员有一位是韩国的,有一位是马来西亚的,有一位就是中国台湾的。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事情使得在日本的中国人看到了另外的一种前途。所以我觉得她的鼓舞性、标志性的意义很大。 (2010-9-7
10:06)
主持人 说:您刚才说在日本的参议院从政的外国人,您能数得出来的就有3位了,那说明日本社会对于外国人参政这个问题还是很开放的是吗? (2010-9-7
10:07)
蒋丰 说:这件事情外国人的参政问题可以说是日本政界或者是日本社会的一个争论的热点问题或者是焦点问题。 (2010-9-7
10:08)
主持人 说:他们是什么样的态度? (2010-9-7
10:09)
蒋丰 说:这个问题应该说是持赞成和否定观点两种势力目前各不相让,互相博弈,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我们大家看到最近实时的报道,日本民主党将在9月14号举行民主党选举,民主党的党首的选举,而两位大佬,小泽一郎和菅直人将成为竞争的撕杀的对象,但是我注意到这一次党首选举里面,就有一条,在日外国人可以参与投票,这涉及到什么呢?在政党选举的时候已经有些政党拉开了一个口子,允许外国人进行投票,有投票权利了,这是以前还没有出现过的。 (2010-9-7
10:11)
主持人 说:今年才刚刚出现? (2010-9-7
10:13)
蒋丰 说:对,但是把它分成了外国人参政权的时候,比较强调的是什么?准确的用语是外国人的地方参政权利。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地方上就一些政治问题进行表态,包括你有投票的权利,而且这个外国人的概念是什么?是要获得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某种意义上就是获得绿卡的外国人。 (2010-9-7
10:14)
主持人 说:取得日本国籍的外国人? (2010-9-7
10:14)
蒋丰 说:不对,这个就是加入了日本国籍了、没有加入日本国籍而在日本获得了永久居住权的外国人,跟我们说在美国你获得了绿卡,不一定是美国国籍,这个也是这个层次的。目前的争论在这个层次。我走访了许多日本的政治家,在日本的政治家里边,支持给予外国人地方参政权的(政治家的)观点是认为什么呢?说这样日本会更成为一个吸引外国人来居住的国家,日本会成为一个更民主化的国家,日本会成为一个更有魅力的国家,而反对外国人的地方参政权的政治家认为什么呢?认为这样一来,会使得日本的政治渐渐地模糊起来,混沌起来,特别是这些人,他本身是外国人,所以在遇到一些比如说像领土争议问题,比如说像钓鱼岛问题,我前两天访的日本众议院原来的官房副长官,他说遇到了钓鱼岛的问题,中国人的观点肯定跟我们不一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认为会左右日本的政治,不管外国人参政权这个问题未来的走向如何,日本媒体现在都承认,在日本社会里边存在着一种叫隐性选票,有许多中国人已经加入了日本国籍,我们定位为新华人,而这些人已经在日本社会有了投票权,他们的这些票数已经开始可以左右日本的政治家的一些选举了,大家都知道在美国的事情,美国总统在选举的时候,一定要到“唐人街”去拉选票,这种事情在日本(过去)不存在,但是现在这几年我就知道日本的政治家在选举的时候,在搞活动的时候,就要开始汇聚在日华人,新华人这样的一种力量也好,票数也好,人员组成也好,甚至包括资金来源,政治献金也好,已经往这方面开始投入力量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新华侨华人参政力量的非常明显的转变。 (2010-9-7
10:23)
主持人 说:我有一个疑问,既然新华人有投票的权利了,而且他们的投票也能够影响选举的结果,为什么还要叫隐性选票? (2010-9-7
10:24)
蒋丰 说:隐性选票就是说他认为这些人真正的后边可能会代表中国人的族群或者是他们甚至会认为,代表中国政府,中国社会的某些意识,这些选票到底真正的走向是什么?他没有办法把握的。比如说我们讲,在日本,我们如果讲到工会,工会的选票基本上就是投向民主党的,讲到农村,农村的选票基本上就是投给自民党的,所以这些选票的方向非常明显,你可以把握,而新华人的选票现在目前还难以把握,各大政党里面怎么样慢慢划分这些东西,是比较难把握的。 (2010-9-7
10:26)
主持人 说:刚刚说到莲舫,有网友就提出了一个有关于莲舫的问题,近一段时间,日本首相的更迭相对来说频率会比以前快了很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一位新的首相,也是有可能的,我们的网友就说,莲舫有可能成为日本下一届的首相吗? (2010-9-7
10:27)
蒋丰 说: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要比较冷静地进行分析的,我确实看到过日本一些周刊杂志在炒作这件事情,莲舫可能会成为未来的日本首相,我个人的判断是什么?就是说莲舫至少在近期之内是无法成为日本首相的。 (2010-9-7
10:28)
主持人 说:为什么呢? (2010-9-7
10:29)
蒋丰 说:日本的一位政治家告诉我,他说日本人其实从心底上来讲,对莲舫现在出任日本的正部级干部,心里边都是不满意的,只不过没有办法,如果日本社会可以让外裔人可以来做日本首相的话,这个国家他们认为基本上就要是彻底的沉没了。 (2010-9-7
10:30)
主持人 说:这个身份还是她的障碍? (2010-9-7
10:30)
蒋丰 说:对,日本还没有到说是需要一个华裔的人,一个外裔的人来做首相的地步。日本在亚洲国家里面,还在使用年号的国家只有日本这一个国家,现在叫平成,以前叫昭和,22年的时间,已经更换了15任首相。所以人们讲日本的经济是在走低迷的10年,失去的10年,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我说日本是在走首相高产的10年,首相高产的20年,但是正是因为这样频繁的更换,显出了日本政局的动荡、变化、政治模式、国家模式的重新选择,但是近期来看,莲舫成为日本首相的可能性不大。 (2010-9-7
10:33)
主持人 说:刚刚我们谈到的是有关政治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谈谈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今天不会去关注日本的经济怎么样,我们关注的是新华侨华人经济层面的问题,比如说他们的就业情况,工薪情况,以及住房情况等等,为我们介绍一下。 (2010-9-7
10:33)
蒋丰 说:这个话题比较大。我们怎么样来看呢?从就职情况来看,首先来讲这样的数字,每年大约有2万左右的中国留学生从日本的高校毕业,但是毕业以后,近年来因为日本经济的景气持续低迷,所以就业的情况应该讲不是特别好,大概其每年会有1万1千左右的人可以找到自己的就职的岗位,剩下的这些人怎么办?有的回国了,回国了成为我们所说的海归,海归的情况我们有时间再说,因为他如果从日本留学完了以后,大学毕业就回国,这样的海归往往会在回国以后会成为海待,还有一部分是说日本给了一种所谓的创业签证,你可以延续一年的时间找工作,这种人也是在找。还有一种是升学签证,本人已经不再想去读博士、硕士了,但是因为他觉得读完了本科就回国,在日本现在没有理想的工作,而在日本又没有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工作,怎么办?那就只好去用升学的办法继续留在日本。所以就业情况基本上分成这样的三个方面。从1万1千人就业的里边来说,大多数所选择的工作都是和日本公司现在或者未来将要和日本有关系的企业,比如说大家很熟悉的日本便利店罗森,罗森这样的店大量的招收中国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招留学生的力度越来越大,所以我觉得他们将来应该是会成为中日的经济的交流慢慢发展到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交流、企业的交流,这几个层面的交流会成为很好的桥梁,这是中国人基本的就业情况。 (2010-9-7
10:38)
蒋丰 说:如果再把它推一些新华侨的事情来谈,已经就业几年的人来谈,我觉得大家应该很坦诚地来说,日本企业里边可能有的地方的企业是相对稳定,而且我们也要谈到有时候(日本)企业的一些规则或者说一些相处的方法,比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在人事上,日本企业人跟人相处的事情,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一些,可能跟日本企业的文化有关系,这个东西讲起来就会很繁琐了,假如说日本企业每天早上上班,大家要互相的打招呼,说早上好,这个很正常,而且通过你跟对方打招呼的口气,就知道你今天这一天的精神状态怎么样了,常常要非常健康地爽快地打招呼,而在中国的企业里面没有早晨起来用寒喧用语的规矩,很亲切地会说,但是他那个社会,人跟人必须要说,这是他相处的(礼节)。但是反过来,在日本企业里面不能打公司的电话,给外人打电话,像这样的规则可能也是,上班的时候不能够聊天,一般的来说你不能够议论别人的事情,这样的人际规则弄起来比中国企业的人际规则简单一些,可能是因为这种安定,这种人际规则的简单或者说还有比较固定的稳定的收入让许多新华侨安稳于在日本企业的现状,但是对于他们来讲,很多人最大的苦恼是什么?就是晋升方面没有出路,能做到科长一级的已经算是相当不错的,能做到跟中国贸易里面做到担当负责人的,也算很高的成就了,大多数这样的位置,这样的职位日本人还是,我讲起来可能日本的网民听起来有意见,还是不信任中国人的,不肯把这样的职位让中国人去做,所以为什么我们有很多在日本的新华侨会在日本的企业工作了5年甚至10年以后,会出现所谓的跳槽,会出现自己创业,从就业走向创业这条道路,其实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跟日本企业里面这种压抑感,最后的不被认可感或者说还有一种自己抱有的价值感有关系。 (2010-9-7
10:42)
主持人 说:可不可以理解,这是一种日本民族排外的情绪呢? (2010-9-7
10:43)
蒋丰 说:说排外可能有点重,我觉得跟日本的企业文化是有关系的,日本的企业文化也就说到我们讲的日本的文化,曾经日本的一位东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曾经写过一个《纵横日本》的书籍,讲的是日本社会的关系,她认为日本社会是重视关系的,上和下搞得很清楚,另外讲究内和外的事情,内就是自己的小圈子,所以会把外国人简称为叫“外人”,就是你外人要想进到内的圈子,是很难的,可能跟它的“村落文化”,农村文化发展起来的也有关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自己的凝聚力,如果我们讲它是排斥的话,批判的色彩就比较重,但是这个跟它文化的特点有关系。 (2010-9-7
10:46)
主持人 说:我们知道,刚才您说的留学生,还有社会上工作了几年的有工作经验的在日的中国人和新华侨或者叫新华人,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会不会相对比日本本土的日本人,比他们要难一些? (2010-9-7
10:47)
蒋丰 说:我们先来谈留学生。留学生找工作比日本的大学生难,有没有这种现象?肯定是有的。
(2010-9-7
10:49)
主持人 说:普遍的现象吗? (2010-9-7
10:50)
蒋丰 说:先这样来讲,如果这个企业所面向的就是,也就是说这个企业的市场就在日本国内,所以他需要的应该是日本人,不会需要外国留学生这样的概念,所以像这样的情况应该说是不会去,中国留学生即使把你的简历送过去,你看到他招人的启示,他也不会录取你,所以你会感觉到,你虽然跟日本的学生一起面试了,但是你没有应聘,就会有失落感,甚至觉得日本人有一种排外感,这个跟它本身的市场选择有关系。而相反的如果这个企业正在寻找像正在准备开拓中国市场,正在未来考虑中国市场的时候,他可能更愿意要中国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中国留学生首先解决了语言问题,另外中国留学生懂得日本的生活习惯,了解了日本的文化,因为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留学生的这三大优势使得日本企业会愿意雇佣中国留学生。 (2010-9-7
10:51)
主持人 说:这个选择方向还是会非常好。接下来我们的话题是节目刚开始您说的新老华侨之间的话题,说到老华侨的时候,我们常常用背井离乡这个词形容,因为在那个年代,这个词可以准确地描述他们的状态,同时也能传递出很凄凉的感觉,因为他们在海外打拼非常不容易,由此也产生了一个落叶归根的词汇,既然有老华侨,肯定也有新华侨与之对比,您觉得新老华侨相比,有什么区别,什么不同之处? (2010-9-7
10:52)
蒋丰 说:老华侨的历史我也了解一些,讲起老华侨的历史,总是感觉到,用什么东西来形容呢?反正看完老华侨的历史,我常常心里会涌现两个字,就是一种悲凉感,老华侨是艰辛打拼,艰难创业。老华侨的特点,如果今天讲起来,很多人都知道老华侨在海外的三把刀,一把是剪刀,做裁缝的,还有剃头刀,理发的,还有菜刀,做厨师,老华侨凭借着三把刀打天下,而且是赢得了在当地生存、生活的可能,这是老华侨的特征。对比起新华侨,新华侨的产生应该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主持人在开篇讲到的出国大潮,中国改革开放,国门徐徐开启,成千上万的学子走出国门,读书有成,然后在当地落地、就业、创业,成为了新华侨,这样一来,新华侨第一步到国外去是读书,所以相比起来新华侨跟老华侨第一个不同,新华侨是高学历。 (2010-9-7
10:53)
主持人 说:起点高一些。 (2010-9-7
10:54)
蒋丰 说:对,另外新华侨离开国内的时候,很多人是在国内有工作经验的,是在国内各个部门工作的,他的人脉关系非常丰厚,所以我们讲他的第二个特点是高人脉。 (2010-9-7
10:54)
主持人 说:高起点,高人脉。 (2010-9-7
10:55)
蒋丰 说:然后新华侨现在在日本大概有400多位教授级的人物,还有工程师没有统计过,大概也在近千名左右。所以他的高学历带来的高人脉,也就是带来了一种比较高的,叫技术水平也好,学识水平也好,还有他的素养水平也好,这是老华侨所没有的,也是三高。如果那边我们讲老华侨是三把刀,新华侨就具有三高的优势。这是我个人把它做了这样一种或者叫概括也好,提炼也好,是这样的认识。 (2010-9-7
10:56)
主持人 说: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当中,您刚刚讲了一部分就业的情况,可能融入到企业的上层、高层的管理者这个位置还不是很容易,在跟当地社会,跟当地的人在融合的时候容易吗? (2010-9-7
10:56)
蒋丰 说:这也分成几个层面来讲,你刚才讲的是新华侨是吗?新华侨跟当地的融入有很多人有这样的观点,新华侨怎么样融入主流社会?我个人的观点是这样,新华侨应该先融入当地社会,什么叫主流社会?主流社会如果把它完全看成是高端社会,是比较高层的社会,这个看法稍微有一点不太恰当,应该先能够融入主流社会,融入到日本企业当中,日本社区里面,能够和他们交流、交往,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共生、共存,有一种共同的贡献、共同的创造,这应该是一个目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来看,我说新华侨应该说做这一点做得比较好,如果他没有这一点的话,他也留不下来了,他能够选择在这里留下来,应该说还是有这些东西。但是这一点并不能把他排斥着说没有其它层面的问题,最近日本在东京附近省奈川县,我看到一个川口市的小区,这个小区大概有5千多名住户,里边有1千多户是中国人,目前就开始有一些摩擦,日本人认为中国住户住在这里边是说话嗓门大、乱扔垃圾,对生活的规则守得不够,就产生了这样一些摩擦,也有一些日本的右翼团体借此搞一些生事,挑一些活动,也有人报道。这个问题到底怎么看?我最近也一直在考虑,因为作为华文媒体,你肯定有一些宣传的事情,报道的事情,从哪个角度报道,也很重要,我自己认为,一方面我们要对新华侨、新华人来讲一种入境随俗,就是你融入当地的社会,还是要尊重当地社会居民的生活习惯、风俗习惯,另外我们也要承认日本居民的一些文明的素质,生活的习惯要比中国人高,这个可能又说了被拍一板砖的话。但是对日本人要讲什么,我说中国人是买下这个小区来居住的,自己买的房子,自己想怎么使用可能就会怎么使用,另外中国人会觉得,如果我在我买的房子里面都不能大声说话,这个东西不能理解,所以我跟日本人也在谈这个问题,我说你日本的社会慢慢要变成多民族的社会,多元化的社会,这个讲起来很抽象,其实多民族的社会跟多元化的社会,就是从生活习惯的多元化开始的,不同的民族在一起,生活习惯肯定不一样,你说你日本人说话声音小,中国人说话声音大,这很正常,你现在要多元化了,要把房子卖给中国人了,某种意义上你也要接受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所以我们刚才讲的生活习惯跟当地的融入,确实是有一个,一个是新华侨华人本身的素质的提高,意识的转变,要存在这个问题,也有一个日本社会在国际化的时代,在多民族,多元化的时代必须要适应中国人的时代。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表面上的融入跟心里边的交流毕竟有距离,我们讲“心距”,这两个字你体会起来,这个是很难做到的。 (2010-9-7
11:02)
主持人 说:想要消除这种心距,基本上可能性是不是也不是很大呢? (2010-9-7
11:03)
蒋丰 说: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了,我自己认为没有必要消除这种心距,为什么呢?你把你的观点表达给我了,我同样告诉你我怎么样在想,在这种情况下你说你愿意跟我继续交往下去,我们可以继续交往!你不愿意跟我交往下去,现在住在城市化的社会,大家都住在楼房里面,好像也没有继续交往下去。我讲一句很粗的话,在国外的社会,新华侨和新华人也都是这样,叫做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各走各道,不要挡道。 (2010-9-7
11:04)
主持人 说: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关于新华侨华人的子女教育的问题,我们知道新华侨华人非常重视子女的华文教育,他们认为这是“留根”的一件事情,必须要做,您怎么看? (2010-9-7
11:05)
主持人 说:新华侨华人 (2010-9-7
11:06)
蒋丰 说:新华侨华人本身,并不是他们的子女,这是一种现状。很多新华侨包括华人看着自己的子女不会讲中文了,跟自己很难用中文来交流了,或者是回家以后,从国内的带回来,大概大概3、4岁,然后给爷爷奶奶过了几年以后,打电话的时候,哼哼哈哈,不会说中文了,我听过这样的故事,老人在电话的话筒那边会哭的。 (2010-9-7
11:06)
主持人 说:他会觉得很伤心 (2010-9-7
11:07)
蒋丰 说:对,所以这样的事情会使人们感觉到,就是一种根的丧失,其实也不瞒大家说,我过去的家里也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孩子小的时候,听外公外婆的话,有的时候会很费劲,但是当然我们有一种比较自满的话,抓华文教育抓得比较早。我刚才讲这种根的丧失的情况,会让新华侨华人感觉到是一种很悲哀的事情,所以他的社会的需求量就会很大,从哪里判断出他的社会需求量很大呢?在日本横滨有一个横滨的中华学校,我们叫做老侨校,老侨校的报名一直爆满。 (2010-9-7
11:07)
主持人 说:完全是… (2010-9-7
11:08)
蒋丰 说:全日制的华文教育学校了,而且老侨校的发展在当地社会也很有影响,以至于日本人也要把他的子女送到那里受教育。我们来看新侨校,它在日本东京有比较大的华人子女的周末的补习学校,东京同源中文学校,在名古屋、福冈也有自己的分校,这个学校成立了15年,到现在为止已经从这个学校走出了大约4千多名学生,现在目前在校生有900人左右,从周末可以看到这么多的学生来补习中文,由妈妈带着,爸爸带着补习中文,而且我还是讲,家长如此的热心,所以我觉得确实是,家长的热心可以做到华文教育的一种传承。所以他们的需求跟他们热心的推助,跟他们对子女的回到家以后这样的一些亲自的辅导跟教育,使我感觉到什么呢?感觉到华文教育的希望,而且我在推测也好,猜想也好,英语是世界上的第一大语言,中文肯定跟英语比不了,但是这种事情在世界上是很难说的,因为英语到今天仅仅有1500年的历史,跟中国人没有办法比,如果说我们现在GDP成为了世界第二,我最近看一个数字,说20年以后,我们可能会超过美国,也就是说你会跟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使用中文的机会越来越多,既然中文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我想慢慢会越来越扩大,所以我对华文教育,或者我们讲中文教育,这个前景是非常看好而且要坚持地把它抓起来,要有坚持不懈,并且有一些新的思路或者新的思维注入进去的。 (2010-9-7
11:09)
主持人 说:现在我们对华文教育还是像您说的还心存着很多希望,不会被遗忘,大家还很重视这个领域的教育,但是有一个问题,您80年代到日本,大概时候您多大年纪? (2010-9-7
11:10)
蒋丰 说:我走的那一年是29岁。 (2010-9-7
11:10)
主持人 说:在29岁之前,您是生活在中国,您对中国有感情,所以您希望您的孩子,您的下一代也能够把华文很好地去应用和记住它,在您的下一代,在去教第三代的时候,这种重视度还会有您这样高吗? (2010-9-7
11:11)
蒋丰 说:我这样的新华侨,我的出身背景,文化背景已经决定了我没有办法放弃中文了,说到下一代对中文的重视,重视程度肯定和我们这一代人不一样,要客观承认,但是如果你想让他重视的话,怎么重视?最欣慰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祖国这几年的发展,从80年代的时候,刚到日本去的中国人,日本社会在热烈谈论的是中国人是什么形象?就学生,什么叫就学生?就字指的是你是来打工的,就学生,偷渡者,外出打工的人,大概是这样的三种形象,现在中国人的形象是什么?是中国观光客,中国游客,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购买主,也就是说我们到日本前20几年,日本谈论的话题主要是ODA,日本政府对华贷款,他们对中国的支持,而现在日本社会热议的话题叫做MAD,讲起来就是一种并购经济,中国对日本的并购,也就是说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中国的变化让中国会更有魅力,而中国更有魅力了以后,可能对我们来讲是祖国,对下一代的孩子来讲是中国,中国更有魅力了以后,会自然更吸引他,那个时候可能不叫华文了,对于他们来讲可能就是中文了,因为中国增加了魅力,而中文对他们也就会更有魅力,他们因为先天的接受了一些华文的影响,我觉得他们会比其他的日本人更超出一部分对中文的理解,可以这样考虑问题。 (2010-9-7
11:12)
主持人 说:我们希望华文教育能够更蓬勃的发展。那这个不仅仅发生在新华侨的家庭里面,还发生在很多国际家庭里面,这个时候要超越日本这个国度了,我知道您从您的博客上发表了大量的有关于国际婚姻的报道,让人看了很心酸,今天给我们讲一些这样的故事好吗? (2010-9-7
11:13)
蒋丰 说:说到国际婚姻的时候,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我说我每当写国际婚姻的时候,总是想到“国际悲歌歌一曲”,这是毛泽东的诗词,也许各位网友们注意到,我在博客里面写悲情的故事比较多,还有人说你写的都是血泪史,现在日本每年大约有4千人,中日国际婚姻,或者数量更多一些,而每年离婚的数字大概有1千对,结婚如果是4千到5千,离婚1千对,大概占1/4,到1/5的数字。国际婚姻里面幸福的人不愿意介绍自己,已经很幸福了嘛,但是不幸的人总是希望有一些倾诉,希望有一些问题的解决,也许到我这里来的人就相对多一些,我接触得就多一些。 (2010-9-7
11:15)
蒋丰 说: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起来真是源源不断。挑一个我印象最深刻的固定,到了日本人的家庭里面去了,日本人的家庭里面,中国人的家庭到了日本人的家庭里面,你想是国际婚姻的新娘,她肯定要给家里打电话,打国际电话,打国际电话的时候,她使这个国际电话,突然这个家里会增加一笔国际电话费,这个电话费是家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这样大的费用,结果这个家里,日本婆婆在管理的时候,就发现家里增加了7万日元左右的国际电话费,这个月发现了怎么办?当然这是比较乡下的国际新娘,这个婆婆到了楼下的时候,她就会把电话机搁楼下,等到她到楼上的时候,就把电话机带到楼上去,彻底控制它,所以你可以想到,其实国际婚姻也是一种背井离乡,在背井离乡的时候,在信息化时代的时候,你没有办法跟你自己的亲人联系的时候,你会觉得所有婚姻也好,感情也好,金钱也好,都在你的这个东西之下了,所以这样的东西是没有办法会幸福下去的,这样的婆媳关系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2010-9-7
11:16)
蒋丰 说:而且还常常有一些期望值的问题,毕竟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所以我们感觉到,跟日本人结婚了,日本的山形县的农民,到锦江饭店来,来挑女孩子,挑完了以后,让人看着很不舒服,一行花了400万日元,这个概念,100万日元合7万人民币,那就是28万人,那就跟人口交易的市场一样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跟日本人结婚了以后,日本人说我有房,有地,有车,这个东西在中国人来讲,这三项应该是很理想性的东西了,结果到了机场,成田机场也很不错,从成田机场坐轨道还是一片辉煌,再往山形县走,就会越来越黑,到站以后,家里全都黑了,第二天早上起来打开窗户一看,外边都是山,也有好几辆车,小卡车、汽车,但是这个时候感觉已经不对劲了,觉得受骗了,这么偏僻的地方,而且周围都没有人家,就这一家,你想走的话,你就只好去走,中国人说的话,走出十几里地以后去找中国人,有的日本人的家庭,他会感到很亲切,帮助你找中国人的朋友,就是中国人的新娘,说你刚来,没有人认识,他帮你找,但是确实也有不满农村的生活,最后逃到东京去,但是也有,得到这个情况以后,就像人身控制一样,根本不介绍中国人的朋友,所以你又不会日语,你想你完全靠着很孤单的,去接受日本人的生活,语言上不懂,人际关系上你不行,我们讲这个话,可能生活又不是高尚,进去以后,你解决的就是性生活的问题,这几年国内的网站也比较开放,对日本的婚姻生活,性生活也多少有点了解,跟我们中国过去所接受的教育是不一样的,不一样了以后,你完全如果接受的这种东西,你是被动的,你会感觉到生活会一塌糊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婚姻应该说有语言的障碍,有情感的障碍,有文化的障碍,有性生活的障碍,所以国际婚姻要想把它做到没有心距,我曾经问过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新娘,就是包括自己认为还不错,有的我开玩笑,我说你咬着牙讲你很幸福,她说不,我确实很幸福,我说但是最微妙的时候,你还是没有办法跟他沟通,她们也承认。 (2010-9-7
11:25)
主持人 说:说到不幸还有一个人群,就是有关中国研修生的报道,中国研修生这个名字听起来,我们会觉得它是一种学生的身份,但是实际上就是一种出口劳动力,您在中国研修生方面也做过很多的报道,为我们介绍一下。 (2010-9-7
11:25)
蒋丰 说:中国研修生的问题,我确实近年来做了比较大力度的报道,我写了一些东西,《日本新华侨报》也做了一些相应比较量大的报道,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必须关注的族群,而且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总领事也讲过,他们是在日中国人社会里面的弱势群体,所以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同胞的弱势群体不给予关注,从良心上说不过去,你讲的这个话很好,看起来,听起来他们像一个学生的身份,如果说日本建立外国人研修生技能实习制度,初衷我们可以说不否认的,是想给发展中国家来培养技术人才,这是他政府的初衷,所以让你到这儿来是学习的,所以不把你作为劳动者、劳动力,按照他制度上的规定,你这样的人群到日本来,你的签证是三年,你的第一年的身份是研修生身份,第二年,第三年的身份叫做技能实习生身份,那么你在做研修生的时候,你每个月的工资,你没有工资,不叫工资,你拿的叫津贴,只有6万7千日元,大家跟我考虑这个数字,1万日元合700人民币,自己来折算,这个钱也许折合成国内还是不错的收入,但是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低廉的收入。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你每个月有13万以上的工资,但是问题点就出这儿了,看起来是在让你学习技能,实际上你只是成为了一个熟练操作工,而且你要有各种变相名义上的加班,你的生活待遇很低,你失去了人生自由,你的工资不由你自己掌握,你的账号由他掌握,你的护照不由你掌握,由他掌握,你不能跟外边的人有联系,你不能随便地离开这个地方,所以你成为了一个什么呢?实实在在的失去了自由的劳动者,当然日本很多企业不愿意承认这个事情,但是现实是这样的,有些说实在的,即使成为这样,他还能够进行一些良好管理的会社,可能中国人还能忍受下去,但是有一些态度非常野蛮、粗暴、专横,看不起中国人劳动者的企业,如果你再给中国研修生技能实习生这样的待遇的话,他们肯定要反抗的,对于这样有的一些所谓的反抗的事情,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支持到的,我们都会给予大力的支持。这几年应该说中国驻日使馆也在这方面,从法律的层面上,支持中国研修生维权的事情,做的力度越来越大。 (2010-9-7
11:27)
主持人 说:日本政府也有改变。 (2010-9-7
11:27)
蒋丰 说:日本政府从今年7月1号开始,也对外国人研修技能实习制度有所调整,取消了所谓的过去的研修生跟实习生的划分,你在日本登陆两个月以后,你就会成为这个技能研修生的概念,就可以领工资了。这个问题正在逐渐地转变,而且可能会随着,我觉得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好,这种事情可能变化会越来越大的。应该讲这个问题前景还是光明的。 (2010-9-7
11:28)
主持人 说:我们还是保留着一个美好的期待。今天时间关系,我们的采访到这儿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蒋丰总编为我们介绍了日本新华侨华人的方方面面的情况,从您的介绍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包括日本在内的海外的华侨华人的状态是随着祖国的变化而变化的,也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把我们祖国的事情做好,也就是对海外华侨华人最大的支持。最后,我们用一位网友的留言来结束今天的访问,那就是蒋老师,您的博客开通一年便达到了1800万的访问量,看来网友们还是非常关注中日问题的,最后一句话是重点,也希望您继续发挥桥梁的作用。好,感谢蒋丰总编。 (2010-9-7
11:28)
蒋丰 说: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 (2010-9-7
11:29)
主持人 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持续关注,我们下期访谈再见! (2010-9-7
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