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許霆案發(fā)回重審的背后:民意成“法律的瘟神”?(2)

2008年02月29日 15: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重審的背后邏輯

  但發(fā)回重審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一是讓民意暫時緩和,二是爭取時間,以尋求更能為各方接受的解決方案。

  從發(fā)回重審后各方的反映來看,第一個好處表現得立竿見影,在短時間內匯聚起來的民意似乎長舒了一口氣,網友們將發(fā)回重審視為自己的階段性勝利,再審將會輕判成為一個共同的預期。

  一位政治學教授認為,對社會公共事件處理的一個原則,就是“不要在已經火熱的公眾情緒中再添一把火”。

  只是在這一過程中,發(fā)回重審成為一種“降火”的手段,法律則成為平衡民意甚至與之討價還價的一個籌碼。

  法律的這一處境,可以在廣東省高院原院長呂伯濤的表態(tài)里找到某種注解。在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時任廣東省高院院長的呂伯濤明確表態(tài):“這個案子(許霆案)確實有很多的特殊性……我很理解一審法院的難處……省高院發(fā)回重審,就是為了讓大家更慎重地來研究這個問題,讓這個案子判得合法、合情又合理,達到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tǒng)一!

  論者認為,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法院院長的表態(tài),其“典型”特征為:不僅追求合法,還追求合情、合理;不僅追求法律效果,還要在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之間尋求統(tǒng)一。這等于讓法院和法官承擔起了一種綜合治理的功能。

  一位受訪的專家將呂伯濤的講話評價為:“這是一個法院領導說的話,但是不是一個法官說的話,就值得商榷了。”

  這位專家認為,法院領導與法官的區(qū)別是,后者只對法律負責,前者不僅要對法律負責,還要對政策負責。法律的功能在于尋求公平,而政策的一個顯著功能則是保持穩(wěn)定。

  在原判決引發(fā)巨大爭議、貪污受賄等陳年案例被拿來類比、因而顯得民怨沸騰的情況下,穩(wěn)定被認為面臨著現實的挑戰(zhàn),當這種挑戰(zhàn)只能在法律的框架內尋求解決時,法律就異化為一種化解民怨的手段。

  法院這樣做的必要性在于:從形式上說,法院領導由人代會任命,年度工作報告也在人代會表決,而人大代表又是人民的喉舌,法院因而不敢怠慢群眾的呼聲;從實體上說,穩(wěn)定是一方政府的為政要責,而法院則在人事權和財權等方面有求于當地政府。

  有人指出,在人們將焦點對準廣州中院,睜大眼睛要看其如何再審的時候,廣東省高院與最高院之間的溝通已經緊鑼密鼓,待程序走到盡頭,不得不拿出一個判決的時候,這種溝通也已經基本成熟,所以,發(fā)回重審也被有些人看作是廣東省高院的金蟬脫殼之計——避免讓自己陷入輿論的漩渦,騰出手來集中尋找解決的方案。

  當以上的這些因素被考慮進去后,發(fā)回重審在法律上正確與否,似乎已經變得不那么重要了。而知情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的以下消息,也就顯得順理成章:“這(發(fā)回重審)并不是主審法官或者合議庭做出的裁定,而是由更高級別的領導共同做出的決定!

  民意這個燙手的山芋

  縱觀許霆案的發(fā)展過程,民意所獲得的評價頗為尷尬:有人將其追捧為“正義的保護神”,也有人將其貶斥為“法律的瘟神”。

  所獲得的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來源于民意在這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它以肉眼看出原判決存在的“顯而易見的不公”,并以一種排山倒海的輿論向不公施壓,并連帶挖掘出這種不公背后的制度缺陷;另一方面,這種壓力的隨意擴張,又使其對法院的獨立審判構成挑戰(zhàn),有人稱之為“逼法律就范”。

  但要將之解釋為民意感性過度而缺乏理性,顯然有失偏頗。

  “過于感性的民意是沒有力量的,”一位受訪專家認為,這場民意的饕餮盛宴,烹制者恰恰是那些專業(yè)人士,一般的網友充其量只是起到了拋磚引玉和搖旗吶喊的作用。

  大批實力派的加入讓這一主題變得更加豐滿,說服力不斷增強,外延也在不斷擴大,不獨只對案件有興趣的人才加入進來,對學術感興趣的人也加入進來,對制度感興趣的人也加入進來,還有想趁亂攪局的人也加入進來。

  這是一支必須被予以重視的力量,因為它很難自行消散,并可能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無序蔓延。

  這也是一個不穩(wěn)定的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改變指向,就這一案件來說,剛開始的民意鋪天蓋地充斥的是對原判決的質疑,到后來,已經有很多人開始認識到依據一個僵化的法律進行判決的不易。

  從總體上看,這是一股從感性逐漸走向理性、從濃烈逐漸走向平淡的力量。

  在民意形成的最初階段,主要表現為質疑與否定,感性化的言語層出不窮。

  在民意形成的上升階段,是真相逐漸被揭開的階段,表現為爭論、調查、提供證據和說理,事實和證據的充分與否直接決定著民意的生命力,這又取決于是否有足夠龐大的實力派群體的加盟。

  在事實和證據已經到達無可辯駁的境地時,強大的民意最終形成,并與被關注對象形成對峙的局面,釋放出強烈的意向,并開始尋求一些解決的渠道,如在本案中,一些針對中國司法解釋滯后的司法建議已經被律師提起。

  但成熟期的民意基于強烈的擴張本能,很可能因此出現一些不理性舉動,侵犯這個群體賴以生存的正當理由,甚至原本受到攻擊的對象開始招人同情,特別是“功成名就”的實力派成員開始選擇退出,這一群體的力量就會逐漸消解。

  所以,也許并不像一些人所預測的“判決已經注定”。

  再審法院所要做的,也許是回復民意一個怎樣的理性。(韓永)

[上一頁]  [1]  [2]

編輯:吳歆】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入社區(qū)
登錄/注冊    匿名評論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立場。
圖片報道 更多>>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甘肅白銀屈盛煤礦事故已造成20人遇難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盤點世界現役十大明星航母艦載機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13米高巨型花籃“綻放”天安門廣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日本發(fā)生列車脫軌事故 致9人受傷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沙特民眾首都街頭駕車巡游慶祝建國日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華 60佳麗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青海北部出現降雪
每日關注>>更多
【關于我們】-【 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