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進京務工人員的日益增多,其隨遷子女進校上學難,已成為不少人共同關(guān)注的社會問題。為了給在京上學的流動兒童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學習場所,北京一男子辭去高薪職位開辦民工子弟學校,并一年投入10余萬人民幣接納200余名孩子入讀。
近日,記者在北京海淀區(qū)六里屯村某民工子弟學校見到該校校長燕兆時時,他正在昏暗的教室里用抹布擦黑板,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做準備。燕兆時告訴記者,去年7月,當他得知這所幸存10余年的民辦學校因資金問題難以為繼時,自己放棄了高薪的科研工作,并拿出多年積蓄出任全職校長,不但讓該校免遭關(guān)閉的命運,而且接納了200余名孩子入讀。
近幾年,隨著進京務工人員的日益增多,其隨遷子女進校上學難,已成為不少人共同關(guān)注的社會問題。為了給在京上學的流動兒童提供一個穩(wěn)定的學習場所,北京一男子辭去高薪職位開辦民工子弟學校,并一年投入10余萬人民幣接納200余名孩子入讀。
近日,記者在北京海淀區(qū)六里屯村某民工子弟學校見到該校校長燕兆時時,他正在昏暗的教室里用抹布擦黑板,為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做準備。燕兆時告訴記者,去年7月,當他得知這所幸存10余年的民辦學校因資金問題難以為繼時,自己放棄了高薪的科研工作,并拿出多年積蓄出任全職校長,不但讓該校免遭關(guān)閉的命運,而且接納了200余名孩子入讀。
同期聲:(民工子弟小學 校長 燕兆時:我是北航畢業(yè)的,以前都是從事航空方面的工作,說實話就是測飛機的疲勞壽命。然后到現(xiàn)在來講工作了差不多有19年了,這么多年其實也是攢了一些錢,到現(xiàn)在這個學校應該算投入了十幾萬。我以前從來沒有連續(xù)地這么累過,你說這一年我沒看過一部電影,基本上沒看過電視劇,怎么說呢,我最想做的一個事情就是睡覺。)
解說詞: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來自河北唐山的孫女士前來為已到學齡的孩子報名讀書,她已經(jīng)帶著孩子跑了近十所學校,卻均被告知名額已滿。
同期聲:(孫女士:今天來就是找找學校,就近上學。我去永豐(小學)那兒了,永豐說那兒說已經(jīng)沒有名額。他告訴我這邊有一個小學,他說也是比較不錯的,所以說我就過來了。那也很難,真的很難(為什么難呢?)因為我們畢竟是外地的,到北京來,真的是,讀公立(小學)一般進去很不容易。所以我們只能找這種私立學校,比較好進一點,公立真的不好進。)
解說詞:據(jù)了解,這所由廢棄倉庫改建的學校位于進京務工人員的聚居地,吸引不少外地孩子入讀。其中一位來自河南的學生家長告訴記者,雖然學校條件十分簡陋,但孩子能有機會上學讀書,他們已感到十分慶幸。
同期聲:(學生家長 周女士:上公立學校報名特別難報,基本上你都報不上,一般他們來(報名)的話,我做早點是3點起來,(凌晨)12點就有人在這兒排隊,而且要求的證件就特別多,有時候你就沒法弄。如果沒有(民工子弟小學),我們家孩子可能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了,在外邊。)
解說詞:據(jù)了解,為了讓更多的民工子弟有學可上,燕兆時耗費了巨大的心力和財力,雖然也有上百名志愿者前來支教,但是目前學校的發(fā)展仍然舉步維艱。
同期聲:(民工子弟小學 校長 燕兆時:其實學校一直是在虧損的,我是這樣想的,因為這個學校以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肯定是沒有辦法把它一直做下去的,終歸有一天我們會耗盡我們的能量,然后倒下。但是我是,其實我對于前景我是抱有非常樂觀的態(tài)度,因為我堅信,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國家、社會跟民眾希望我們做的。)
記者 李思潔 向丹 北京報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