餌塊為云南特有,是昆明最著名的小吃之一,深受大眾喜愛。俗語有云“云南十八怪,米飯粑粑叫餌塊”,在云南大街小巷見到各式各樣的餌食并不奇怪。然而,在機器代替手工的時代,餌塊純手工制作技藝近乎絕跡。近日,記者在第四屆昆明泛亞民族民間博覽會上再次見到了老昆明“人工舂餌塊,幾里外聞香”的勝景。
記者在博覽會現(xiàn)場看到,在眾多民族民間文化展示的現(xiàn)場,有人竟然架起炭爐燒起餌塊,而買餌塊的人則排成長龍,絡繹不絕。經了解,原來他們所燒的餌塊與眾不同,是用目前幾乎絕跡的官渡餌塊傳統(tǒng)制作技藝制作出來的。
餌塊為云南特有,是昆明最著名的小吃之一,深受大眾喜愛。俗語有云“云南十八怪,米飯粑粑叫餌塊”,在云南大街小巷見到各式各樣的餌食并不奇怪。然而,在機器代替手工的時代,餌塊純手工制作技藝近乎絕跡。近日,記者在第四屆昆明泛亞民族民間博覽會上再次見到了老昆明“人工舂餌塊,幾里外聞香”的勝景。
記者在博覽會現(xiàn)場看到,在眾多民族民間文化展示的現(xiàn)場,有人竟然架起炭爐燒起餌塊,而買餌塊的人則排成長龍,絡繹不絕。經了解,原來他們所燒的餌塊與眾不同,是用目前幾乎絕跡的官渡餌塊傳統(tǒng)制作技藝制作出來的。
【同期】官渡餌塊傳習館 工作人員
包括這個舂也是人工舂的
搟也是拿搟面棰搟的
這個醬也是我們自己做的
都是純手工原汁原味的
不放任何其它東西
甜加咸是不是
來
多少錢一個
兩塊錢一個
【同期】市民 王國富
你看一直都在排隊
他們一下都沒得閑
我們都拍了半個小時了才買到
之前人更多
(平時吃不吃得到這種餌塊)
平時吃的那個是
那些(機器)做的
沒有這個好吃
它這個是手工做的
制作手工餌塊的師傅介紹說,餌塊的原料其實就是大米,但是純手工餌塊跟機器做出來的味道可有很大的差別。而其中的秘訣就在于,手工制作餌塊需選取品質好、有香味、有黏性的大米,先將泡過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時取出,放進碓窩里舂。待熟米舂打成面狀后,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然后做成磚狀,這整個過程都是人工完成的。
【同期】官渡餌塊傳習館工作人員 丁大為
這幾天生意特別好
我們館里面所有的員工19個
早上六點就起床
晚上要加班到一點
我們一天就像這樣做
一天最多只能生產
三百多公斤大米(的餌塊)
就是盡量滿足這些客戶的需求
傳統(tǒng)的餌塊全由手工制作、捏揉而成。需要經過選米、泡米、蒸米、舂碓、揉捏、晾曬等工藝流程。由于舂制餌塊用的是木頭制成的木碓,而不是現(xiàn)在的鐵制機器,就保持了原有的米香,手工揉捏也是餌塊松軟綿糯,還能保持半年左右,只是機制餌塊所無法達到的。一般制作純手工餌塊前,師傅們都要沐浴理發(fā),換上新嶄嶄的衣服和新草鞋,殺雞烹豬,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開碓飯,然后甩開膀子舂制餌塊。
【同期】舂餌塊現(xiàn)場
過春節(jié)吃餌塊是有著400多年歷史的昆明官渡人乃至昆明人的一種傳統(tǒng)風俗,正月的第一天開始農戶做一次餌塊可以從臘月吃到插秧季節(jié),而行商的人也都隨身攜帶這種餌塊輾轉四方。據(jù)相關負責人丁大為介紹,為了讓這珍貴的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他們還在昆明市官渡古鎮(zhèn)成立了“官渡餌塊傳習館”,目前,官渡餌塊傳統(tǒng)制作技藝已被列入昆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來到官渡古鎮(zhèn)的游人和市民,不僅可以現(xiàn)場觀看了解餌塊的制作過程,還可以穿上官渡獨有的繡花對襟衣裳,親自動手進行制作,當場品嘗自己制作的餌塊。
記者 和曉瑩 楊華偉 趙靜 云南報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