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5月14日電 臺灣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向陳水扁請辭獲準,并由海基會董事長張俊雄回鍋出任。臺灣《工商時報》14日社論指出,這為民進黨競逐2008年大位揭開了序幕。原文摘錄如下:
蘇貞昌在前年年底縣市長改選民進黨大敗后接替謝長廷擔任“閣揆”,當時蘇被視為民進黨對抗聲勢如日中天馬英九的最后一張王牌,在黨內及民意支持度上一直是“四大天王”之首,而且還大幅領先。蘇接事后,也展現(xiàn)其“沖、沖、沖”的人格特質,希望沖出亮麗的政績來厚植競逐大位的本錢。
孰料,一年多來政局波濤起伏,蘇推動政務雖未明顯失分,但卻因政治立場模糊及不能堅持自我的主體性,在初選黨員投票意外敗給謝長廷,蘇隨即退出初選,卻難掩黯然與落寞;現(xiàn)在蘇愿意主動請辭,等同昭告“謝蘇配”已無成局可能。蘇“放空自己,回到民間基層”的一席話,也為不繼續(xù)戀棧權位寫下腳注。
張俊雄內定回鍋擔任“行政院長”,并不令人感到特別意外。七年前張俊雄擔任“閣揆”時,貫徹阿扁意志宣布核四停建,造成自己嚴重的政治內傷,最后黯然下臺;在阿扁推動黨政一體、兼任黨主席時,張俊雄委屈擔任秘書長,與扁配合無間。在阿扁最后一年任期,要不過于“跛鴨”,配合度極高又不涉入“四大天王”恩怨的張俊雄自然成為阿扁可以運用的一張好牌。
另一方面,張俊雄出身高雄市,與謝長廷亦有深厚情誼,黨內各方勢力也都能接受,由他出任“閣揆”,也是維系黨內團結的不二人選。而張俊雄與內定“副院長”的“總統(tǒng)府”秘書長邱義仁相互搭配,是充滿選戰(zhàn)色彩的“政治內閣”,這也顯示2008年選戰(zhàn)主軸將是政治掛帥,民進黨不在行的經(jīng)濟問勢必被淡化甚至邊緣化。
陳水扁重新任命“閣揆”,并試圖為2008“大選”定調,對即將被提名候選人的謝長廷是利弊互見。原本明顯支持蘇貞昌的陳仍緊握大權及掌控行政資源,無疑讓謝長廷在競逐大位時勢必“尊扁”,并遷就“扁意志”的繼續(xù)發(fā)揮影響力,以換取行政資源的挹注與配合,這當然會影響到謝長廷的自主性及與扁區(qū)隔的形象。
然而,換個角度來看,扁七年主政的包袱亦是不可承受之重,謝長廷與行政部門保持一定程度的距離,反而容易讓潛在支持者產(chǎn)生新的期待,將負債轉為資產(chǎn)。事實上,謝長廷前年擔任“行政院長”時,因為“閣揆”自主性低及施政包袱過重,導致聲勢一路下跌,被迫黯然下臺,不過,也因此才能找回自我,在北高市長選戰(zhàn)中浴火重生。有此前車之鑒,謝長廷人馬不入主行政部門,反倒容易創(chuàng)造較有利的的機勢,未嘗不是上策。
可能讓謝長廷最為難的是,阿扁在選戰(zhàn)上的過度政治操作,對力主“和解共生”的謝長廷難免是通往大位一大路障。在阿扁主政下,歷次選戰(zhàn)民進黨擅長挑起敏感政治議題,藉此煽動群眾情緒,制造分裂與對立,以便動員族群,攫取選舉利益。然而,這種選舉操作手段反復運用,已逐漸讓人感到厭惡,甚至嚇跑部分中間選民,最近幾次選舉民進黨處于日益不利的形勢,主因即在于此。
對照之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的溫和理性,不擅操弄政治及行為的可預測性,逐漸獲得愈來愈多民眾的認同,這也成為馬英九競逐2008的最大優(yōu)勢。而謝長廷打出“和解共生”的旗幟,試圖走中間路線喚回更多中間選民的支持,對扭轉過于向深綠傾斜的民進黨形象,應有相當正面的幫助。但是,阿扁對大選主軸的定調,可能讓民進黨向深綠更進一步傾斜,如果謝長廷在選戰(zhàn)中不得不向深綠妥協(xié),“和解共生”的中間路線勢必破功,一旦如此,謝長廷的大選之路將更為艱辛。
民進黨2008年選戰(zhàn)布局已經(jīng)開始,未來扁謝能否化解多年來的“長扁情結”及選舉的恩怨,相互合作,不僅關系謝長廷的選情,也關系后扁時代的政策走向及內閣人事的穩(wěn)定,這些后續(xù)變化也必然是民進黨及其支持者持續(xù)關注的焦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