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2月18日電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今日刊文說,臺灣民進黨似乎正在朝“納粹黨”這個方向蛻變。原文摘錄如下:
如果一個政黨,要靠“排外”來奪取政權(quán),那么這個政黨就離一個“納粹黨”不遠了;而一個政府要靠清算歷史舊賬來維持政權(quán),那它就離垮臺不遠了。
看看近年來臺灣政局的亂象,臺灣民進黨似乎已經(jīng)蛻變?yōu)椤皽始{粹”黨了。世人不會忘記,德國“納粹黨”的核心理念就是在其“25條綱領(lǐng)”(臺灣民進黨有個23條綱領(lǐng))中提出的“反猶太”的排外思想,提出一切權(quán)利歸于純德意志血統(tǒng)的公民,一切有異族血統(tǒng)的公民統(tǒng)稱為“僑民”,應(yīng)當從一切工作崗位上消失。“納粹”用這種極端的手法制造社會對立。而臺灣的民進黨正是祭起排外大旗,以“本土”為名,對“外省人”進行圍攻和排斥,使臺灣社會不分是非,只分“內(nèi)”、“外”,陷入“內(nèi)戰(zhàn)紛爭”。
納粹對猶太人采取的是從肉體上、精神上、物質(zhì)上趕盡殺絕政策,而臺灣民進黨對外省人政權(quán)也采取了株連九族、秧及三代的仇恨政策。
臺灣民進黨與納粹在對待歷史問題的態(tài)度也極為相似。納粹黨巧妙地利用國會縱火案,掀起了仇恨另一個政黨的浪潮,并順利奪取政權(quán);而臺灣民進黨則以清算“二二八”為借口,反復(fù)撕裂歷史傷口,煽動“臺灣人”與“外省人”之間仇恨。
為了達到分裂中國的目的,民進黨政治人物想盡辦法去“中國化”。但是,要真想不當中國人,首先要從自己的姓氏改起。尤為可笑的是,臺北“大中至正”廣場的牌匾被換成為“民主廣場”(注:自由廣場),而這四個大字卻是王羲之的書法。若羲之地下有靈,斷然不會讓這些人濫用他的墨寶的。
當年的納粹黨擅長利用民主、民生的口號騙取人們的信任,一旦執(zhí)權(quán),貪婪的本性便暴露無遺。而臺灣民進黨似乎正在朝這個方向蛻變。(劉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