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雅典奧運會,全中國人都知道了一個叫劉翔的田徑運動員,與此同時,也記住了劉翔的教練孫海平。
孫海平,1955年1月出生,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如今是國家田徑隊的副總教練。因為帶出了劉翔,人們喜歡稱他為“金牌教練”,但孫海平一直強調:“我只是一名做好了本職工作的普通黨員!
鉆研“倒蘿卜腿”
在莘莊訓練基地,看書和研究錄像資料,是孫海平每天訓練之余占用時間最多的兩件事。
孫海平做運動員時,是當時上?鐧陉犌趭^訓練的典型。但事與愿違,8年運動員生涯,他從未得過特別讓人滿意的成績。孫海平是帶著遺憾退役的。
1988年,孫海平成為一名跨欄教練,“刻苦訓練為什么無法帶來突破?”孫海平在訓練之余,不停地思考。他最終得出結論:在常規(guī)訓練之外,必須獨辟蹊徑。
此后,孫海平養(yǎng)成了出國比賽隨身帶攝像機的習慣,隨時記錄外國優(yōu)秀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和比賽風格。1995年他帶隊員參加在瑞典哥德堡舉行的世界田徑錦標賽時,把所有外國優(yōu)秀選手從訓練到比賽的全過程都拍了下來,隨后發(fā)現(xiàn),很多歐美優(yōu)秀運動員的共同特點:腿型都是“倒蘿卜”,上面粗,下面細;腰髖部分力量都很強,成為帶動下肢力量的關鍵……經過反復研究,孫海平茅塞頓開:為什么不能把我們的隊員也練成“倒蘿卜腿”?
創(chuàng)造“劉翔模式”
“他是一個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練。”熟悉孫海平的同事,都會這樣評價。
在經過反復總結研究后,孫海平在劉翔身上開始試驗,這就是奧運會之后引發(fā)無數(shù)猜想的“劉翔模式”。用孫海平自己的話來總結,就是“高效率的全面訓練”。
“高效率”就是指“大強度”訓練。孫海平一反常規(guī)訓練對量的要求,大大減小訓練量,但增強訓練強度。劉翔的訓練大多是一天一練,看似輕松,但其實每次都讓劉翔練得氣喘吁吁。由于訓練次數(shù)少,運動員恢復快,受傷概率則大大減小!叭嬗柧殹眲t融合了歐美優(yōu)秀選手的訓練特點,不少是孫海平自己獨創(chuàng)的訓練方法。
奧運會后,劉翔在孫海平的不斷調教下,2006年在瑞士洛桑以12秒88的成績一舉打破了沉睡了13年之久的12秒91的男子110米欄世界紀錄。
熱愛“平凡崗位”
孫海平2001年被市政府記大功、二等功各一次;2004年被評為市勞動模范并記一等功一次;2005年被評為全國體育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被授予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2006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這一系列的榮譽,并沒有讓孫海平改變什么。
孫海平平時都住在訓練基地。雅典奧運會前,孫海平把母親送進了敬老院。就連女兒高考的時候,他也只是每天通過電話了解女兒的學習情況。白天訓練,晚上翻資料、看錄像、寫心得,孫海平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訓練上。
“平時有人問我,工作起來怎么那么拼命?我反問,這是我的本職工作,我是個黨員,不做好怎么行?”孫海平說!坝行﹫蟮腊盐覍懙煤苌衿,其實我很平凡。”現(xiàn)在的孫海平仍保持著一貫的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