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臨訪談錄:從"哲學王國"跌入"藝術世界"(4)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孫道臨。 中新社發(fā) 宋健浩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
《早春二月》是孫道臨的代表作,《李四光》則是他主演的第一部傳記片,前片拍于60年代,后片拍80年代。然而,此二片的創(chuàng)作契機與軌跡可以追溯到解放前。一九四二年,正當他沉湎于古希臘古羅馬的哲學和中國儒家、道家的深邃思考中,同時又寫了《獨往》、《幻象》、《光與劍》、《我的戀人》等抒情詩時,抗日戰(zhàn)爭的炮火燒到了北京城,也擊碎了他的書生夢,日寇封鎖了多個大學,他不愿當日偽學校的學生,在近郊的荒蠻之地當起了羊倌,自食其力以示“破國”之哀。大學生當羊倌,未來的哲學家甩起了羊鞭,這真是離奇得可以!整整一年多,他起早摸黑上山放羊,在交通口圍了一片地當牧場,與羊共舞,其樂無窮,既當場主又當采購員、飼養(yǎng)員和推銷員,清早上山割草作飼料,下午擠奶裝瓶,傍晚騎車跑城吆喝一聲“賣羊奶!”;貋硪阎瞪钜,還得刷洗奶瓶后才與羊共眠。以溫順的心境與羊共舞,喂料時輕手輕腳,與羊對話也柔聲柔氣,擠奶動作更須溫文爾雅,每天還領著羊群到夕陽下散步,在小溪邊為之洗浴,這便是他自稱的“養(yǎng)羊秘訣”。經(jīng)過精心飼養(yǎng),羊羔只只肥壯,羊奶又濃又香。交通口出了個大學生羊倌,他賣的羊奶遠近聞名,黃宗江來探望他,不喝三杯羊奶不過癮,還打趣封他為“富有哲理的特別羊倌”。
時隔幾十年,誰也想不到,這段獨特的放羊生涯成了他扮演科學家李四光的創(chuàng)作沖動與契機,他認識李四光,二人視為知己,不僅僅彼此都是知識分子,更重要的是,李四光兒時當過放牛娃,也有一段苦難的歲月,共同的境遇溝通了他倆的心靈,甩著羊鞭的孫道臨與騎在牛犢上的李四光在感情上一拍即合,這才使他真正進入了李四光的內(nèi)心世界中。當過羊倌的孫道臨還有二件事至今難忘。有一回,他最心愛的領頭羊病了,耷拉著腦袋不吃不喝,喂再好的飼料也無濟于事,眼見這頭羊面黃肌瘦,奶水干澀,急得孫羊倌象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此時一位過路人見了,二話沒說就忙乎起來,不一會功夫就把領頭羊整得鮮蹦亂跳,原來他是個獸醫(yī),這位獸醫(yī)沒喝一杯水,沒說一句話,只親了親羊羔就走無蹤影,連名字都沒留下。還有一回他養(yǎng)羊到了最艱難的階段,連洗奶瓶的瓶刷都買不起,他送奶到一個同學的家,同學父親得知他的處境,特地買了幾把瓶刷子送給他,令他熱淚盈眶,一宿未眠。一把瓶刷子雖小,這可是雪中送炭啊,處于世態(tài)炎涼的他頓感無比溫暖,覺得患難見真情,一個人的同情心何等重要。這二件小事他一直銘記于懷,到拍《早春二月》的時候,這位獸醫(yī)及他同學父親的同情心與片中蕭澗秋的善良本性疊印在一起,那把送他的瓶刷子一下子激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稱為他開啟角色心靈的鑰匙。難怪,在他與上官云珠飾演的文嫂的戲份中,一句臺詞一個神情,哪怕眼睛的一瞥,都滿懷深情厚意,他對文嫂一家的同情與關懷達到了催人淚下的境界。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編輯:張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