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丨張志剛:為何說中國佛教藝術深得互鑒兼容融合“三昧”?

分享到:
分享到:

東西問丨張志剛:為何說中國佛教藝術深得互鑒兼容融合“三昧”?

2024年10月24日 14: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作者 裴心語 崔白露

  在世界宗教史上,中國佛教被譽為“本土化暨中國化”典范。因而,若要真正認識中國佛教文化藝術,便要將其納入我國宗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加以深入研究。

  中國佛教文化藝術有何表現?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歷程?中國佛教文化背后體現了怎樣的特點?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張志剛,對上述問題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如何看待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系?中國佛教文化藝術有哪些表現形式?

  張志剛:宗教和文化的關系,是每一個民族在文化發(fā)展過程中必須妥善處理的問題。自公元1世紀前傳入中國始,佛教在兩千多年里,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對中國文化產生很大影響,在中國歷史上留下眾多燦爛輝煌的佛教文化遺產。

  據《魏書·釋老志》記載,佛教的繪畫、塑像、建筑等,是與佛經一道傳入中國的,這些都屬于佛教藝術范疇。中國保存最多的古代建筑就是佛教寺塔?,F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山西五臺山南禪寺等,都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史的寶貴實物。敦煌、云岡、龍門等石窟則作為古代雕刻美術的寶庫舉世聞名,在吸收犍陀羅和印度佛教藝術基礎上,發(fā)展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造像藝術,成為中國偉大的文化遺產。

  再如,佛經里的動人故事,常常成為藝術家的繪畫題材,曹不興、顧愷之、張僧繇、展子虔、閻立本、吳道子等名畫家,皆以擅長佛畫而傳世。中國畫學中,由唐時的文人畫發(fā)展到宋元以后的寫意畫,則與禪宗思想有關。由此可見,佛教藝術也與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相融。

  至于音樂方面,公元3世紀,中國已有梵唄流行。唐代音樂又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等來自佛教國家的音樂,至今還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廟。

2024年10月2日,國慶假期,民眾走進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一睹“何以敦煌”敦煌藝術大展的風采?!?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

  中新社記者:佛教藝術在中國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歷程?如何體現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力?

  張志剛:漢明帝時,從印度帶來的佛像便置于洛陽白馬寺,寺中繪有大幅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圖”,可謂中國佛寺、佛像、壁畫三大藝術之始。此后,佛教藝術逐漸發(fā)展。《后漢書·陶謙傳》記載,丹陽人笮(zé)融,在徐州、廣陵間,“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為重樓,又堂閣周回,可容三千許人,作黃金涂像,衣以錦彩”。

  魏晉南北朝,是中華文化的大融合時代,中華民族文化與印度文化、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交相輝映,一并推進中國藝術發(fā)展。這一時期,佛教藝術發(fā)揮了巨大推動作用。北方佛教“重修持”,立寺建塔,造像刻碑,蔚然成風;南方佛教“重義理”,詩歌、繪畫、書法、佛寺建筑等,盛極一時。

  總的來看,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藝術,一方面繼承了漢代藝術傳統(tǒng),造型簡練、線條奔放、用色大膽;另一方面則吸取印度佛教藝術風采,二者結合,成就顯赫。中國文化的多元和包容在此體現。

  但在外來宗教題材與本土民族藝術傳統(tǒng)結合上,這一時期的佛教藝術還略顯生硬。自北周以后,佛教藝術的題材、形象與風格等開始發(fā)生明顯變化,并逐漸向唐代藝術過渡。

  唐代堪稱中國古代藝術史上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佛教建筑、雕像繪畫等,燦爛輝煌,登峰造極。唐代佛教藝術把“幻想的宗教世界與現實的人間生活”結合起來,并把外來藝術精華融入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自樹風格,使佛教藝術煥然一新。譬如,此時的佛像形貌壯麗,溫雅敦厚,富于人情味。整個佛教藝術較之印度佛教藝術更博大雄麗,展現出盛唐藝術的典麗氣象。

  唐代以后,佛教的雕塑、繪畫等似顯由盛至衰,到元代,精湛的藏傳佛教藝術傳入內地,其佛像的面相、姿態(tài)、臺座、塔姿等令人耳目一新,還豐富了中國佛教藝術寶庫。

  中國藝術源遠流長,兼收并蓄。自漢魏以后,由于受佛教的強大影響,中國藝術的各個領域更為異彩紛呈。

  中新社記者:怎樣看待中國佛教文化的特點?

  張志剛:佛教在中國的藝術化發(fā)展方向,其實是用高超的藝術手段來表達佛教思想教義。中國佛教一向以“契理契機”為傳承要則。所謂“契理”是指弘法利生的具體內容要合乎佛教的根本教理、核心教義和基本戒律;“契機”則主要是指弘法利生的方式、途徑、載體等要契合地域特點和時代因緣。這便為佛教進入中國后與中華文化融合的歷程奠定了教義思想基礎。

  佛教進入中國后與中華文化融合的歷程主要包含“民族化、地域化、時代化”三層涵義。這三層涵義鮮明地體現于燦爛輝煌的中國佛教文化藝術。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藝術、梵典華章,交相輝映,體現了不同文化交流互鑒,是中印兩大文明古國異質文化的成功交流,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可圈可點的典范之一。

  佛教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歷史,背后是中國文化的包容與自信,主要體現于佛教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學術化、藝術化、社會化”。這一文化交流互鑒的偉大實踐,展示了中華民族在吸收外來文化方面的自信心、開放性與同化力,也體現了佛教適應不同地域、滿足不同民族精神需求、與時俱進的文化品格。

2014年6月10日,“追尋釋迦摩尼的腳步”——印度佛教藝術品展覽在成都寶光寺開展?!?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中新社記者:中國佛教藝術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如何平衡傳統(tǒng)與現代?

  張志剛:佛教傳入中國后,在教義思想上不懈創(chuàng)新,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禪宗;近現代則順應時代變遷而倡導“人間佛教”,從太虛法師到趙樸初居士,人間佛教思想與實踐日漸豐富深化,為凈化人心、利樂社會作出重要貢獻。

  宗教傳道,藝術導情。正如2014年的首屆中國宗教藝術展上,諳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佛教思想文化的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先生,欣然提筆所書:道不離藝,借藝而傳;藝不離道,因道而存。宗教與藝術有著天然密切的關聯(lián),互為表里,相得益彰。(完)

  受訪者簡介:

張志剛。 受訪者供圖

  張志剛,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全國政協(xié)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

【編輯:陳海峰】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